第293章 李定國上了大新聞(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年,一月下旬。
山西,臥龍溝煤礦。
最近天氣異常寒冷,滴水成冰,但今年的春節假期結束,這處礦場還是很快就開工了,為了生計,數萬礦工們個個都在非常辛勤的工作。
滿了十六歲,算作十七歲的李定國,也是在徐州那邊,過完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後,第二天就帶著兄弟孫可望、劉文秀他們,回到了山西,返回了他們的工作崗位。
實際上!
他的未婚妻胡萱兒,是希望他在家裡多待一段時間,等到二月份再去礦場工作,畢竟他才十六歲而已,按照許家莊的標準,連十八歲成年的標準都不到,沒必要就這麼早早的開始工作,承擔著不屬於這個年紀的壓力。
而按照胡萱兒的想法和規劃,她是希望李定國聽從她的安排,先以大齡插班生身份,去許家莊海港城那邊留學三年,拿個有含金量的初中畢業文憑,然後跟她正式成婚,建立家庭,再開始接手胡家煤礦場的管理工作,或胡家提供資金贊助,允許李定國自己承包礦場,創業單幹,但股份要全放到胡萱兒的名下。
對於胡萱兒為自己規劃的這條發展道路,李定國想都沒怎麼想,就表示了拒絕,雖然他知道未婚妻是為自己好,雖然這樣的發展前景也不錯,換作那些腸胃不好,只能吃軟飯的男人,肯定會舉雙手錶示願意。
但……
李定國覺得自己的腸胃非常不錯,不適合吃軟飯,他更喜歡吃硬飯,不喜歡別人來規劃他的人生。
況且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對自己的人生,他要自己做主,不希望別人指手畫腳。
自由。
他的內心,還是非常憧憬嚮往那種絕對的自由,渴望某一天活出自我,並去看看大明各地的風景,親眼遊覽一番那美麗的錦繡山河。
至於當前階段,他其實還在打工還債。
私下裡,李定國對兩位兄弟孫可望、劉文秀道:“大概二十歲前,我會想辦法攢到一百萬銀元,再全部交給老師,讓他給我出去闖幾年的自由,允許我到處走走看看,不干涉反對我的任何決定,等我在外面闖夠了,見識夠了,大概二十五歲的時候,我肯定是會回來的,不會一去不歸。”
對他的這番想法。
孫可望非常驚訝:“二弟,這外面有什麼可看的?外面的事物,多看看《東方時報》就知道了,號稱不出家門,便能盡知天下事,何必親自去看?還要長時間放下事業跟家庭……這很不划算啊,你要三思而行。”
劉文秀道:“二哥,你遇到這等好事,別人都羨慕的眼睛紅了,還要追求自由幹什麼?現在的生活我覺得挺好的,你可不要突然想不開啊。”
他們兩個確實很難理解李定國的想法。
因為自從去年初,他們兩個由戰敗礦奴的身份,被李定國贖了出來,擁有了自由身之後,新的生活,新的日子,不知道過的有多爽。
再也沒下礦井挖過一塊煤。
每天跟著李定國學習如何使用炸藥、配置炸藥,學習如何設計最佳的爆破方案等,幾乎每天都在玩炸藥中渡過,緊張、刺激且又興奮,感覺每天既是在上班工作,也是在玩耍玩樂,非常的有意思。
至於成果,去年合計爆破23次,全部取得成功,帶來超過150萬銀元的利潤。
作為爆破總工程師的李定國,拿到了近5萬銀元的分紅。
孫可望跟劉文秀則是助手,但他們沒有李定國這樣的天賦,對於炸藥開礦的訣竅,他們頂多掌握了三四成的樣子,還沒能學會核心技術,更不可能獨立操作,至少得再學個三五年,才勉強具有獨立炸礦的能力。
所以工資的話,只有李定國的百分之一,每人只賺了500銀元的樣子。
即便如此,他們在整個大明,也屬於能排進前1%的高收入階層了。
且這些工資他們自由支配,想吃什麼吃什麼,想買什麼買什麼,每天大魚大肉的,還能攢下不少,別提過的有多滋潤。
可這樣的好日子,才過了區區一年,李定國忽然說出心裡話,要去追尋自由,要去大明各地看看,這讓他們理解不了,現在的生活已經這麼好了,還要什麼自由,別再瞎折騰了行麼?
你要是自由了,我們怎麼辦?沒那個能力獨當一面的我們,少了你這個兄弟幫襯,還怎麼繼續拿高薪?
為了自己利益考慮,對李定國‘追求自由’的想法,孫可望跟劉文秀,都理解不了,很難支援,畢竟你李定國已經實現富貴了,不能多帶一陣子兄弟麼?你之前的承諾,可是說要一起共富貴的。
但李定國似乎打定了注意,短期內應該改變不了。
不過孫可望、劉文秀二人,倒沒有太過焦慮,因為按目前的爆破方法,李定國一年能拿到的分紅,大概就是5萬銀元左右,距離攢到百萬銀元還早,至少要五年乃至十年,什麼二十歲之前實現這個目標,不可能的。
然而回到礦場不久,經過連續多天的燒腦計算後,李定國拿出了新的爆破方案。
稱之為“大規模爆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