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現代社會這邊。神奇集團繼續加大銷售上的力度,瘋狂的出售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

甚至又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新品。比如超高效能的電腦、智慧手機、遊戲機。

還有一些效果良好的藥物,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效果立竿見影,價格也不貴。

而且也神奇之城內的地下空間,安裝了一臺小型的核聚變發電站,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電力,供應給神奇之城的工廠、寫字樓、居住區使用,價格是完全的。

還特意新建了一座大型的室內垂直農業工廠,專門用來生產各種各樣的新鮮的瓜果蔬菜,滿足自身的吃菜需要。

還有其他方面的操作等等。總之是一方面從市場上大量的賺錢,積累大量的現金收入。

另一方面則是儘量實現自給自足,實現95%以上的商品和日用品,都可以自己內部生產,就連電力都是自己發出來的,供應使用,僅這方面,一年就能節省幾十個億的電力用。

兩者結合起來。最終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為了擺脫對外部的依賴,減少現金方面的開支,只有給員工們發工資上面,需要用到每年兩千億左右的現金,其他方面需要花錢的地方非常少。

那麼神奇集團這麼做的真正目的是想幹什麼,一邊賺錢攢錢,一邊各種減少花錢,讓手頭積攢的現金,很快又超過了100億、1000億、上萬億,擁有者極其龐大的資金儲備,讓其他的公司和機構,羨慕的不行,羨慕到流口水。

其實神奇集團這麼搞,還是想要多積攢現金,這樣以後遇到類似的危機的時候,可以利用儲備的龐大現金流,多支撐一段的事件,而不是被快速的消耗現金儲備,搞的手忙腳亂,居然才短短兩三年,就給人一種快要倒閉的感覺,這是絕對不行。

最低的現金保障,必須要集團沒有多少現金收入的情況下,能夠堅持十年以上。

最好是能夠堅持個二十年、三十年,越長越好,只有這樣,大家心裡才更踏實,才不會容易陷入恐慌。

便是集團的數十萬員工,也都紛紛表示支援,甚至要把他們手頭的現金,也跟著存入到公司的賬戶中,要關鍵時刻,能夠用於共同抵禦風險。

“三十年,我希望能有個能發三十年以上工資的現金儲備,最好存個五萬億、十萬億,能允許我幹到65歲退休為止。”

“穩定,這樣的穩定,是我喜歡和需求的,前段時間的危機,確實是把我嚇了一跳,天天擔心老婆離婚,兒子換不了好學校。”

“哎,我感覺沒有好的選擇了,只能這輩子跟集團幹到死為止了,我別的地方沒有競爭力,幹活效率也不高,雖然有那麼點能力,但脾氣性格也容易得罪人,幹不了多久就會被辭退,哎,我的人生,已經跟集團繫結了,早就是命運的共同體了。”

“我也是一樣的,突然覺得自己個人是非常脆弱的,就算手頭上有幾百萬上千萬的存款現金,但如果集團倒了,我這筆錢能坐吃山空多長時間呢,能保證我的孩子,也能有個輕鬆點的人生麼?這些都是沒法保證,但只要集團一直,我就把存款全部捐給集團渡過難關,我也能很好的過下去,唯獨集團,不能出什麼事。”故而進入了積累模式的神奇集團,接下來的很長時間內,估計都會每年都會存下大量的資金,或者把這些錢,放到一些長期國債,長期存款的專案中,吃一點點的利息,雖然聊勝於,但圖的就是一個穩定。

除此之外,神奇集團還儲存了不少的除資金之外的資源。比如黃金。比如白銀。

還有重點儲存的黃銅。以及不少的稀土金屬資源。還有一些高效能的晶片,保質期長的藥品,以及一些電池之類的產品,也儲存了不少。

話說儲存這些東西,有什麼必要跟意義麼,只是多存一些現金還不行麼?

當然不行。現金只是一種信用憑證而已,如果這種信用某一天消失,它的價值也就不穩定或者沒有了,而它的價值,主要還是要透過給有價值的商品進行定價來決定的,本身其實沒有任何的價值。

所以實體的有價值的資源還是要想辦法多存一些的。比如黃金,這個金屬的價值這幾年是一降再降的,均價只有50多塊一克而已,以前很多炒黃金的人都血虧了,許遠居然還讓人多存一些黃金,萬一還會繼續貶值怎麼辦,那不是非常的不划算麼?

但許遠認為,黃金這個東西的用處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工業領域,黃金是一種導電率非常優良的金屬,導熱效能也不錯,還有延展性易於加工,所以經常被用於到晶片和主機板當中,故而黃金再怎麼降價,只要這些用途存,價格是不可能繼續往下跌的,50塊每克也是接近生產黃金的成本價,低於這個售價,開採成本都不夠了,礦場都要倒閉了,從而導致產量大幅下降,供需出現變化,然後價格肯定會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