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歐洲的莫斯科之戰,因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剛開始並不為外界所知,曝光度非常低。

而此時大明帝國的境內,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全球征服計劃》的行動進展上。

人們非常的好奇想知道,遠征軍團,在美洲大陸遇到了什麼阻力和困難,在歐羅巴大陸,又遇到了什麼阻力和困難,在非洲大陸,又順利的發現了什麼礦產資源,能帶來多少多少的利益。

總之大明的百姓們,每天都在腦袋裡打著一個小算盤,想知道這一次的全球擴張,大明能收穫多少的資源。

要知道擱在以前的封建王朝,大明的百姓,對國外的土地和資源,根本沒有半點的興趣,只認為全是煙瘴之地,蛇蟲鼠蟻無數,正常人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都是問題,什麼財寶、資源之類的,就不要去想了,能保住命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故而哪怕海外真的有無數的金山銀礦,也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不會過於關注和重視,甚至給機會帶他去都不願意去,因為在他們的理念裡,最好的土地,就是神州這片大地,最好的人口,就是神州大陸上的人口,雖然腳下的土地,不一定有非常多的資源,但能夠維持溫飽,可以安居樂業,能夠延續後代,這就已經足夠了。

不需要去覬覦別人的東西,自己就是天堂一般的地方,什麼資源都有,什麼物產都不缺,別的土地都是沒得到開發的蠻荒,危險性很高,根本沒必要跑過去發展,除非是到了戰亂末世,不會投奔到異域之地。

這種保守且傳統的想法,經過許家莊《東方時報》多年的宣傳與教育之後,現在沒幾個人把大明看的極其寶貴,完全不把境外之地當一回事了,相反,現在許多大明百姓的觀念裡,境外反而是充滿了金銀財寶和機遇的黃金之地,大明境內,卻是競爭激烈,內卷嚴重,不容易生活和生存的地方,去境外尋找機會,只要足夠努力,一定能活的更好。

而境外更容易生存,這也是有各種事實依據的。

比如在大明境內,官府過於貪婪,有這個稅那個稅,以及各種徭役和義務,壓力非常之大,而在境外之地,上面沒有官府體系的約束,沒有這個稅那個稅,種下多少的種子,收穫多少的糧食,全部是屬於勞動者自己的,完全是在為自己而幹活,故而普遍動力十足,積極性很高,非常勤奮努力。

當然生活在大明之外,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離大明這個工業中心有點遠,導致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價格,明顯要比大明境內貴不少,甚至相差幾倍。

比如腳踏車,如今的大明境內,最便宜的腳踏車,只要十塊銀元一輛,質量尚可,另外還有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想去什麼地方都行,非常的方便便利,並且覆蓋了電報網路,只要傳送一份電報,不管相隔多遠的距離,都能很快送達,時效性非常之高。

而大明的境外內,只有某些大型莊園的範圍內,具有相當好的內部交通設施,但前往其他地區,除非是走海路水路,可以比較便利外,陸路交通很不方便,一輛腳踏車的價格,也普遍在三十、五十乃至上百銀元一輛,還不一定能買到全新的腳踏車,存在二手組裝車的機率。

另外還有收音機、發動機、抽水機、拖拉機等等機器的價格,也是海外的市場,價格明顯會貴很多,相差十倍都有可能,面臨著方方面面都很貴的問題。

所以去海外之地發展,雖然生存下來非常容易,吃飽穿暖特別輕鬆,甚至在熱帶地區的果園,可以一天到晚的吃水果吃到飽,還有海邊的各種海魚海鮮,簡直是美食的天堂,不知道有多爽,而且也不需要怎麼工作,哪怕沒有工作,也能找到一顆果樹吃飽,而且常年高溫,衣服都不用幾塊布料,生存壓力真的非常之小,不管再懶惰的人,都很難餓死窮死。

不過要想過上奢侈享受的生活,還是隻能生活在大明境內,尤其是要想辦法加入到許家莊中。

極其豪華的別墅。

先進便利的家電設施。

還有發達的交通系統。

無比舒適快速的豪車與鐵路車廂。

甚至購買能飛上天的飛機,一天就能飛行幾千裡遠,可謂極其的迅速便利,甚至藉助小型的貨運飛機,全世界各地的頂級美食,都能以最快的效率,送到許家莊的海港城,端上權貴階層們的餐桌之上,以最美味最新鮮的狀態,得到頂級大人物們的享用。

若是覺得累了,還能坐上豪華郵輪,去海上兜幾圈風,看看海上的風景,進行一些海釣等等——有錢人的樂趣,真的超乎想象。

於是很容易得出一個很有道理的結論。

大明本土:底層人口的地獄,中層人口的機會、上層人口的天堂。

海外之地:底層人口的天堂、中層人口的機遇、上層人口的蠻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