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城內。

阿列克謝·米哈尹羅維奇·費奧多爾,羅剎帝國的皇帝,今年三十多歲。

凜冽的寒風中,站在白雪皚皚覆蓋的城堡之上。

看著城外那支正在發起進攻的軍隊。

費奧多爾二世的臉上,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始終保持陰沉。

來了。

最兇惡的敵人,終於來了。

羅剎帝國即將面臨最嚴峻的挑戰,如果不能擊敗這些魔鬼般的敵人,等待帝國的命運,只有徹底的滅亡。

那麼逃跑可不可以?

選擇投降又如何?

還是號召兵民分散開來,進行周旋,直到將這些敵人全部消滅?

但費奧多爾二世的選擇,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戰,死戰到底,絕不妥協,哪怕全部覆滅,也不能淪為喪失自由和人格的奴隸。

至於逃走更不可能,現在的歐洲西部,遭遇到了從海上飄來的龐大艦隊,不列顛王國淪陷了,貴族被屠殺殆盡,然後高盧共和國被消滅了,貴族被屠殺殆盡,然後一路席捲,摧毀了數十個的古老王國,貴族的統治體系,徹底淪為了歷史,便是極為強勢的教宗,也不得不低下頭顱,宣佈臣服於世俗的力量,被迫獻出了大量的財寶,以保全身家性命,不然一個都都想活。

所以對費奧多爾二世而言,向西逃跑這個選項,等於是自尋死路,根本就沒可能活下來,只是被另一頭的豺狼給盯上,主動送入虎口罷了,兩頭都被堵死,根本沒有退路可言。

而且這大冬天的,道路不好走,食物又缺乏,到處亂跑會被凍死,還不如留在這莫斯科城中,做最後的一搏。

還有投降做這些東方野蠻人的奴隸,這個事情,也有人提起過,但被費奧多爾二世拒絕了,要知道曾經的莫斯科公國,給金帳汗國做了兩百年的奴隸,這段屈辱的歷史,刻骨銘心,莫斯科人,是再也不想經歷第二次了,與其做毫無尊嚴的奴隸,不如就這樣戰死,昂首挺胸的戰鬥至死,那也比完全的拋棄尊嚴要好得多。

於是這莫斯科城內的人,不管是高高在上的貴族,還是底層的普通百姓,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沒有任何後路了,如果莫斯科守不住,那就是徹底的完蛋了,因為以歐羅巴之大,沒有一寸自由的土地,魔鬼們已經佔據了每個角落,他們若是再遭遇失敗,整個歐羅巴文明就被摧毀了,世界的末日就到了,最大的災難降臨了,最絕望最痛苦的事情,或許就莫過於此。

好在為了守住這座有數百年曆史的莫斯科城,他們早就做好了各種的準備。

比如把周圍上百里內的百姓、牲畜、糧食、物資,都全部收集了起來,無法收集的就埋在地下,或者殺死毀掉,不給魔鬼們留下哪怕半點資源,製造了一個方圓上百里的‘物資缺乏區’,包括森林裡的木材,都砍伐了大批,讓莫斯科周圍,很難遭到直徑較粗的樹木,無法用於攻城器械的建造,除非是跑到更遠的地方砍樹,浪費大量的人力體力。

最後就是收攏人員,進行牢牢的抱團。

比如從西歐那邊逃難過來的貴族殘餘勢力及其私兵,大概有3萬人員,以青壯男女居多,全都可以武裝起來,用於抵抗戰鬥。

比如在阻擊戰鬥中以失敗告終,損失過半,但還有4萬多可繼續戰鬥的哥薩克騎兵,這些優質的人員,仍然可以爆發出不小的戰鬥力,擁有較為旺盛的鬥志,並且不會輕易崩潰。

再就是莫斯科城中,足足三十萬的人口,哪怕刨除老人婦女和孩子,也可以組織起15萬人,投入到城市的防禦戰中,負責各種各樣的任務,或者充當廉價的炮灰,消耗敵人的子彈和炸彈,那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最後就是專門保衛皇帝用的皇宮近衛軍團,這支極為精銳的軍團,人數足足有5萬人,戰鬥力十分強悍,並且極其效忠皇室,鬥志無比頑強,是帝國最後的那道防線。

那麼全部的人員加在一起,合計有近五十萬人,可以參加到戰鬥裡面,而從表面來看,莫斯科是座不怎麼大的小城市,卻塞進了五十萬的人口,還做好了充分的動員,全都沒有妥協的想法,大不了就是一死。

士氣也相當的不錯。

再聽到皇帝的大聲演講後,都是熱淚盈眶,充滿了悲壯的氛圍,全都忘記了死亡的恐懼,只想守住這最後的家園。

而城外的已經開始發動進攻的八旗大軍呢?

這支現在只剩兩萬人的精銳軍團,能不能拿下這座他們必須拿下的城市?

沒有問題。

多爾袞覺得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