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九年,二月十五。

大明帝國,山東布政司,青州府。

安丘縣,一個名叫房家村的地方。

二十歲的年輕人房中林,最近這幾天非常的激動,根本沒有任何心思幹活,反而辭掉了工廠裡較為高薪的工作,跟著幾個夥伴一起,開始準備行李,前往州城的徵兵報名點,打算報名參加軍隊,本是幹活賣力氣的雙手,要拿起殺人用的火器,跑到大明之外的地方,攻擊當地的土著,佔據他們的資源和土地,從而成為該地的主人,主宰著當地的一切。

說的好聽一點的,這叫做建立文明的、會帶來永久和平的秩序。

說的不好聽的,就是去搶,去侵略,去掠奪,去做不好的事情。

但凡是正常人,都不會覺得這樣的事情,會有多麼的正義。

然而許家莊的《東方時報》,在發出‘征服全球’的號令之後,整個大明上下,就像是陷入了瘋狂一般,每個人都表現的極為的狂熱,每天都在興奮的討論其中的利益,那些看到改變自身命運機會的,更是抓緊時間前往徵兵點,報名申請參軍,迫不及待的,要加入到這一場的終極盛宴中,絕不想錯過這一次的機會。

為什麼要這麼說?

道理其實非常的簡單,雖然大明的百姓,普遍勤勞能吃苦,有著非常優良的品質,但只要有成為人上人的機會擺在面前,那麼大家還是更想當人上人。

此前就有一個說話,叫做‘孔乙己的長衫’,這個長衫非常的破舊、邋遢,令人嫌棄,但孔乙己本人,不管旁人如何奉勸,依然不想脫下這件長衫,降低自己的身份,因為一旦脫去這件長衫,那就只能淪落到這個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群,不得不從事最辛苦的體力勞動,當今的時代,雖然科技的發展極其迅速,高效率的極其,取代了許多辛苦的勞動,但不管是種田下地,還是在工廠擰螺絲打工,或者從事別的體力勞動,都不是什麼輕鬆的活,每天干十個小時是常有的事,稍微停下來歇一歇,就會被管事批評責怪,嚴重點的會被直接開除,因為你不幹有的是人幹,工資的話有多有少,但要想賺到更多的錢,就得承受更大的辛苦,除非技術特別的熟練,腦袋特別的靈活,才能拿到少有的高工資,但跟老闆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再怎麼能幹活,也不可能拿到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

況且作為最底層的勞動人群,生存環境是最惡劣的,身體情況是最糟糕的,哪怕力氣最大,最能幹活的人,也只能在年輕的時候,靠身體扛幾年,但一旦過了巔峰期,情況就會急劇向下,身體出現各種問題,甚至後半生,就是在養病養身體,根本就幹不了重活,實際就是如同一種耗材,頂多能用幾年,然後就沒人負責,只能靠自己和家人,許多勞動力,平均壽命只有四十來歲,能活過五十的都是極少。

若是大明境內的百姓,在官府的統治下,青壯們還要經常承擔義務的徭役,免費為國家幹活,要自帶糧食食物,出了工傷事故,官府根本不管,該你完成的徭役,還得繼續完成,剝削的極其殘酷,而且別說是養生,只要有些官員,看到那些百姓日子過的挺好,就會拼命的盤剝,一會是這個攤派那個攤派,一會是這個徭役那個徭役,反正是別想過上好日子,只能成為被收割的韭菜,被壓榨的極其痛苦,那些稍微少折騰一點的,就是百姓眼中的好官,就是青天大老爺,老百姓的要求非常之低,即便如此也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其次就是人類的追求,大多都是非常相似的。

讀書人們用功的讀書,目的就是希望找到輕鬆活少的工作,目的就是擺脫體力工作,要成為腦力工作者。

即便是在一座數百人的工廠中,大家也更願意成為拿著鞭子的監工,去監督別人幹活,誰要是慢了就抽打兩鞭子,但絕不想成為流水線上的工人,稍微鬆懈偷懶一下,就會捱上一鞭子,誰都願意成為拿鞭子的角色。

甚至就是最基本的種地工作,人人也都想成為不用幹活卻擁有了幾百上千畝土地的地主,也不願意當天天下地幹活,種出了所有的糧食,自己卻連個溫飽都混不到的佃農。

所以大明的無數底層百姓,這次表現的非常激動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看到了成為人上人的機會。

因為大明之外的土地是非常廣闊的,只要立下戰功,隨便擁有的三五百畝,建立一座個人的農莊,還是非常輕鬆的,而大明境內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三畝左右,但參加全球征服軍團,立下軍功,就能擁有上百倍的土地,當上一個小地主,成為高貴的剝削階層,成為拿鞭子動腦力的人,這樣的角色,每個人都是非常想當的,哪怕誰都知道這非常的不公平。

而且如今在大明境內,找物件娶媳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準備非常高昂的彩禮,而且許多地方的大明女性,只要顏值相貌身材略微出眾一些的,只要有改變命運有嫁給富人的機會,她們往往寧願嫁給富人當妾,也不願意給窮人當妻子,然後等窮人慢慢的成長髮展起來,就跟現代社會的情況一樣,漂亮女人們,普遍都是非常現實的,只要稍微腦袋正常點的,都是選擇嫁給更有錢的物件,絕不會給窮人們機會,於是就導致在男女比例相近的情況下,依然還是有很多窮人只能打光棍,找不到合適的物件,而大明的富人們,只要是比較有錢的,都是三妻四妾拼命的娶女人進門,再拼命的生孩子增加人口,搞r型的生育策略,生十幾個二三十個子女的比比皆是,後代裡面總會冒出兩三個有出息的,然後帶領家族走的更好更遠,從而不容易出現衰敗。

至於富人們自己,則過上了皇帝一般的幸福生活,幾乎剝奪走了一部分窮人的生育權利,讓那些窮人們,別說是r生育策略,就是想找個物件,只生一個重點培養都不可能,什麼策略都走不了,再這麼發展下去,大機率只能絕種,就如同非洲部落的情況一樣,只有酋長壟斷了所有女人,其他男性只能滅絕,難以留下遺傳基因,大明的境內,似乎出現了一種酋長化的趨勢,而新時代的富人們,就是一個個的酋長。

這個時候窮人該怎麼辦?難道就只能接受,會被滅種的命運麼?他們能忍受這樣的不公平麼?

至少對普通人房中林來說,他是忍受不了的,如果在二十五歲前,還是找不到一個女人當媳婦的話,他只能鋌而走險,聯合其他的窮人一起,去找富人們的麻煩,甚至要做出可能會殺頭的事情了。

畢竟他這類的窮人,都被逼的快要滅種了,不反抗什麼後代都留不下,反抗還能有一絲絲的機率,既然如此,還是選擇反抗為好,哪怕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反正讓他們平靜的接受斷子絕孫的悲涼命運,這是無論如何都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