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方以智的離開(第1/2頁)
章節報錯
驚呆了。
方以智簡直驚呆了,難以置信皇帝會說出這樣的話。
放棄三百多座的皇家農莊,放棄五百多萬的莊民百姓,等於是放棄他方以智十多年的嘔心瀝血,這樣的話語,皇帝陛下怎麼開得了口啊。
還是以輕飄飄的語氣,十分輕鬆的說了出來。
且沒有半點商量的意思,就是一個通知,一個改變不了的決定,要求他必須接受。
當然也有補償,那就是讓他方以智,進入朝堂之中,擔任侍郎級別的大臣,能夠經常面見皇帝,成為最信任的大臣,只要表現的好,做出成績,若干年後,完全有可能進入內閣,成為大學士甚至是宰輔,站在一個臣子難以想象的巔峰位置,相當於實現了那個最高的夢想,作為有著類似願望的方以智,若是能坐上那個人臣頂點的位置,他也是非常樂意且高興的。
畢竟輔左明君,實現那些難以想象的願望,去做出千古未有的功業,是每個忠臣腦中最能讓他興奮的事情,方以智也是如此,還有盧象升這類的人,也是如此。
只是……
十多年的心血啊。
皇帝居然就這麼讓他放棄了,田地莊園全部賣掉,青壯莊民,全部送到海外,去開拓海外莊園,去做回報率更高的專案,收穫更多的利益。
可是這樣的話,怎麼能輕飄飄的就說出來啊?
要知道南洋遠在萬里之外,這麼遠的路途,會有多少人在顛簸的路途中死去?會有多少個家庭,被迫承受遠離故土的痛苦,去萬里之遙,開始新的艱苦,適應難以適應的環境,承受那不低於3%的死亡率,不得不做好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比如海外的那些土著。
何況華夏的百姓,即便過的十分艱難困苦,也還是十分安土重遷,不願意跑到外鄉去受苦,受別人的冷眼與白眼,只要不是沒得選,或者極其渴望改變自身的命運,沒人願意出走上萬裡之遠。
但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如同一道聖旨,輕飄飄的決定五百多萬青壯百姓的命運,似乎沒有商量的餘地。
這讓方以智怎麼接受的了?
他只能開口解釋和勸說道:“陛下,不可,真的不可啊,這些皇家農莊不能賣掉啊,那五百多萬的青壯百姓,不能拋棄啊,這些都是臣付出了十多年的心血才建設起來的啊,雖然帶來的收益不多,但也絕對不少啊,而且以後會越來越多的,只要全部經營得當,一年賺個上千萬銀元,是完全沒問題的,另外,這五百多萬的青壯百姓,也是皇室的基本盤,是優質的兵員來源,是最支援最信任皇室的一群人,他們對皇室對陛下,都是一心一意,無比的忠誠,不能因為他們賺的稍微少了點,就覺得他們沒用而嫌棄之,日後皇室若是遇到了困難或危機,只有他們,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一群人,陛下萬萬不可出此下策,犯下湖塗啊。”
“湖塗?”
朱由檢的臉色不太好看,道:“愛卿,就因為朕不想繼續湖塗,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不然繼續那麼下去,朕這個皇帝,早晚被人給弄下去了,第六名,大明商業富豪榜上,已經有五個勢力,年收入超過一億銀元了,排第一的關寧軍甚至超過了五億銀元,過億的更多,朕的皇室,居然只拍第六,若是繼續這麼下去,不採取點行動的話,明年還會往下掉,甚至掉到十名之外,這意味著什麼你知道麼?比朕有錢,比朝廷還有錢的勢力,可能會增加到十個,也就是說,朕的帝國之內,會有十個勢力,會比朕還有錢,而朕的錢,要養兵,養民,要賑災,要搞一些基建,要做這樣那樣的事情,別的勢力卻什麼事都不用幹,只要做好他們自己就行,若是他們突然心血來潮,突然拿出錢來,招兵買馬,幹出造反的大事,哪怕只是十萬精銳,朕的大明可能也抵擋不住,朕就得乖乖的讓出屁股下的位置,讓出這錦繡河山,這就是沒有錢的下場!”
“陛下,您實在是多慮了,現在這個時代,不管是什麼勢力,都更喜歡賺錢,不太願意坐江山,因為沒有太大的好處,只是面子上比較好看罷了。”
方以智只得勸說道:“您看看江南許家莊,現在每年的收入,都是百億銀元以上,財力物力是朝廷的百倍,但依然沒有選擇造反,而是去圈佔更多的膏腴之地,甚至去海外大肆的拓殖,掠奪海外的資源,對大明,對龍位,確實沒有太多的興趣,因為這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即便坐上了皇位,只要不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又不過是三百年的興衰週期罷了,而若是不那麼貪心,只是守著富貴生活的話,混個五百年家族,八百年家族,千年家族,都沒有太大的問題,皇位雖然誘人,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那就是個火山口,除非是那種特別想體驗至高皇權風光的,沒人願意做出造反的選擇。”
“更何況,現在皇室的利益,已經跟許家莊牢牢繫結,結成了兒女的親家,現在再有什麼勢力,膽敢打皇權的主意,就算陛下能容忍,許家莊也不可能放任不管,肯定會插手介入……安全,皇室肯定是非常安全的,陛下是憂慮擔心太多了,這真的沒有必要。”方以智進行勸說。
“呵呵,沒有必要,這是你這樣的忠臣,該對朕說出的話麼?”
朱由檢冷冷的看著面前的方以智,道:“朕也不怕傳揚出去,就對你直說罷了,朕不是守成之君,也不願意當庸碌無為之君,朕要幹大事,朕要成為千古第一皇帝,所以凡是對皇權存在較大威脅的,滅,凡是朕還要有錢的,殺!凡是不停朕之號令,不願意老實交錢納稅的,同樣也是殺!直到殺的這個世界,朕的話,全世界必須得聽,不得不聽為止,讓至高的皇權,凌駕於所有人之上,這便是朕的野望,可惜,朕今年三十多了,身體有點疲憊了,不知道能不能多活個一二十年,若是能有二十年給朕,再多來一些賢臣良將,如今這畸形不堪的山河,未必不能收拾,但朕還是失望了,朕的野心,朕的決心,便是愛卿你這樣的諸葛武侯般的人才,都不能參悟,反而勸朕不要過於強求,最好躺平,失望,朕太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