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特區的構想(第1/2頁)
章節報錯
打擊。
看到了只有第十名的排名。
朱由檢又受到了十分巨大的打擊,感到非常崩潰,簡直難以接受。
心裡暗暗問了幾百遍的為什麼,想不通為什麼別的家族和財團,賺錢發財的速度那麼誇張,暴富的那麼迅速,就是作為大明帝國的天子,他都追趕不上,還被拉開差距,排名越來越後。
若按照這個趨勢下去。
皇室財團的財富排名,會不會跌到第二十位、第五十位乃至第一百位的程度。
等到了那個時候,這偌大的大明帝國,該怎麼管,他天子的權威還在麼,若是有財團勢力,要跟他這個皇帝硬剛,或者不停朝廷的旨意,甚至是招兵買馬,欲行大逆不道之事,皇室能不能打得過,能不能將挑戰者鎮壓下去,不讓皇室尊嚴體面盡失。
沒把握。
說實話,朱由檢對此沒什麼把握。
因為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金錢決定一切的時代,只要有足夠的錢,就能購買到一切,差不多所有東西,都能夠用金錢進行衡量,藉助金錢的能力,很快就能轉化為你想要的力量,甚至在較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支臨時的強大軍隊,再發起軍事上的打擊,不見得不能掃滅一個國家,就比如石柱白杆軍等幾個軍閥聯合到一起,就敢隨意的去滅國圈地,輕鬆打下大片的地盤,拿下無數的資源,而大明皇室,卻不能放下臉面,去做這種黑心不道德的事情,不然會引起無數譁然。
畢竟大明皇室是帝國所有百姓的道德表率,如果皇室都是做事不擇手段,心黑手狠,那整個大明就亂套了,沒有誰願意當老實人了,原本的公序良俗就此崩潰,回到叢林法則般的時代。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作為大明皇室,有些錢和機會,明明擺在哪裡,卻不能去賺那個錢的原因,道德上的枷鎖,形成了一種束縛,但也是皇權合法性的來源,雖然顯得過於被動無奈,但不得不乖乖遵守。
可這麼下去的話,皇室就賺不到錢,差距會被拉大,同樣導致皇室權威下降,不再受到足夠的尊重。
若是想維持住這種體面和架子,又不至於拉開那麼大的距離,還是得想個辦法,賺到更多的錢才行,不能在財富榜單上一年又一年的排名滑落。
發財。
一定要想出發財的辦法。
國王莊園!
許家莊在朝鮮王國建設實施的‘國王莊園’模式,成了朱由檢眼中,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桉例,一個能看到希望的大專案。
也只有這個國王莊園模式,才能實現賺大錢的願望,取得巨大的成功。
原因也十分簡單,因為國王莊園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整套的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能夠工業化生產,在效率上完爆傳統手工作坊,這就給了吃工農業剪刀差的機會,哪怕只能從中獲得十分之一的毛利潤,那也是個極其可觀的數字。
再看看第一座國王莊園的財務報告,經過三年多的折騰後,現在每年收益八百多萬銀元,若是龐大的大明境內,國王莊園內居住的人口可以更多,經濟也更活躍,一年賺個一千萬銀元毫無問題。
又以大明帝國之大,弄個一百座的國王莊園,應該沒什麼問題,乘以一千萬的年收入,合計就是十億之多,而這個收入水平,無論如何,在諸多的財團當中,前五名肯定是能進的。
但將大量的州縣,改成國王莊園模式,雖然利於收稅,利於聚攏民心支援,但也會導致,那些不適合建立國王莊園的地方,就如同被放棄般,長久的處於貧困中,會導致天高皇帝遠的通訊環境下,滋養出大量無法無天的黑惡勢力,從而又讓一部分的百姓,活在如同地獄的糟糕環境中,久而久之,也會產生非常大的亂子,對朝廷也會有非常大的損害,更是給國王莊園,帶來較大的威脅,說不定等到怒火積攢到一個程度,哪怕是無比牢固的國王莊園,也不一定不會被打破。
搖頭。
朱由檢最終還是連連搖頭。
不得不放棄了採用國王莊園模式,在心裡暗暗的打了一個叉。
大明帝國的疆域,如今實在是太大了。
人口也在不斷的爆炸,對資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雖然能帶來不少的好處,但潛在的壞處與缺點不容忽視,十分致命。
絞盡腦汁的,放棄掉無數個的方案之後。
朱由檢終究還是沒能找到,一個較為完美的發財方案,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致命缺陷。
不過思索過後,他覺得自己是想不出很好的辦法,那麼許家莊的專業理財人士呢?若是把天下通銀行京城分行的行長顧天賜給叫過來,讓他這位投資了382個專案,成功了380個的投資天才,給他出出主意,想想辦法,豈不是能借鑑到一些非常好的經驗,若是能找到一個多全齊美的辦法,那不就解決了自己的最大的煩惱?
“大伴,快點派人去趟天下通銀行,把顧行長給朕叫過來,朕有些問題想要請教他這位投資大師。”朱由檢對王承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