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李自成澳洲拓殖記(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我覺得,你還是再堅持堅持吧,說不定,過個幾年,情況就會好很多呢?現在大明各方面都發展的那麼快,皇室統治帝國的成本,其實是在不斷下降的,就像以前為了傳遞資訊,用的是人員跟快馬,現在用許家莊的電報站就行了,傳送電報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單單這一方面,就省下了不少的成本。”
“軍隊的話,有個十萬精銳就夠用了,不必搞什麼百萬大軍了,根本養不了這麼多,還不如省點錢,去做一些更划算的事情,而且現在北方有關寧軍集團,西邊有唐軍跟秦軍,內地還有十幾支的精銳大軍,完全足夠用了,大明境內再出什麼亂子,都是很快被剿滅的事情,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脅,完全可以在軍費這塊,保持開銷不變,或者稍微縮減些投入。”
“重點的方面,還是要發現,繼續想辦法跟許家莊合作發展,建立更多的皇家工廠,繼續擴張規模,賣出更多的貨物,想辦法賺到更多的錢,只要有了錢,再利用錢賺更多的錢,越滾越大,過個五年十年,皇室說不定就已經不會再面臨缺錢的問題,而是有能力去做出一些事情了,唯獨不能拋棄的,是皇室威嚴和權威,如果我們選擇收縮,去搞什麼‘皇帝莊園’,錢是省下來了,還省了很多的事,免農業稅的情況下,還能得到百姓們的愛戴,只是把各州縣,都放任不管,任由各地自由發展的話,負擔是小了,但那個時候皇室說的話,恐怕就沒有多少人願意聽了,能牢牢掌控住的,就沒有現在那麼多了,想做一些重大的事情,會更加的做不了。”
“堅持,現在能做的,只能是多堅持幾年時間,再尋找一些好的發展機會,提高皇室的權威和控制力,並主動培養一批合格的人才,來為皇室服務和效力,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培養最值得信賴的自己人,淘汰掉那些傳統的儒家士大夫,解決了人的問題,後面的事情,就會好辦很多了……總之,只要不放棄,機會肯定會還有的。”
周皇后這麼勸說著。
“哎,朕這是自己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沒想到連放棄都不行,朕真的有點後悔了,本來的日子,可是要好過很多的。”
朱由檢連連嘆氣,後悔,他真的有點後悔了,為什麼突然要想不開呢,明明不用那麼操心和勞累,結果還是把自己的工作搞的一團亂,雖說他這也是為了自己,為了皇室的利益,甘願燃燒自己,放棄娛樂和個人的享樂,只為實現一個十分遠大的目標了,並且成為千古明君,留下一個極好的名聲,而這就是他的理想。
但感受自己那越來越疲憊的身軀。
放棄了那麼多的個人享受和娛樂。
連家人和兒女都沒法多陪一會,總是面對這無窮無盡的來自各地的政務,處理大大小小各種事情,雖然這是一個明君該做的事情,但大明這麼大,人口那麼多,若是大事小事都要他來做主和處理的話,只怕永遠的忙不過來,早晚會有忙到身體出問題的一天。
哎~
奈何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是咬著牙堅持下去,只希望大明各地的發展,能夠再提速一些,科技的發展再快一些,等到將來的某個時間,統治與管理這麼一個巨大的帝國,成本可以降低很多的話,那麼或許,許多事情就可以變的不必那麼難,從而帶來所謂的資訊革命,加之還有鐵路、飛機等等提高效率的交通工具,屆時轉機,真的有可能到來。
……
崇禎十四年,時間進入到五月。
南方的許多地方,氣溫明顯回升,人們開始覺得有點熱了,並適當減少了穿衣的數量。
但五月二十五日,南半球,澳洲大陸,則是剛剛進入冬季,氣溫略有些寒冷,白天還好,只是到了晚上,就會有點難受,必須多加兩件衣服才行,這也與澳洲的半沙漠性氣候有關,特點是晝夜溫差大。
澳洲西南,海鮮城,海鮮港。
這是一座去年才正式建立的港口城市,目前擁有人口二十萬,都是大明過來的移民,懷揣著不同的目的而來。
有的是想過來淘金、挖礦,成為一名淘金者,渴望用自己的雙手,獲得大量的貴重黃金,最好是實現一夜暴富。
有的是想過來圈地耕作的農民,或者想要承包草場的牧民,因為澳洲的耕地草地,還是比較多的,至少能開拓出三億畝,至少能滿足一千萬人,每人擁有三十畝土地的需要,不管種糧種菜,還是豬牛羊馬,只要付出了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收穫。
】
還有的是商人,看到了這邊的商機,就想前來碰碰運氣,倒買倒賣,從中賺一些差價和利潤,且因為澳洲太遠,工業不夠完善,物資缺口非常大,只要有商人趕來,哪怕帶的是一些廉價常見的商品,也能賺至少兩倍以上的利潤。
還有冒險者、漁民、工廠主等等,也都是看到了這片幾乎跟大明一樣大的陸地的巨大潛力,才願意賭一把,決心冒這個險,來這裡進行發展,目的就是想搏出一個光明的未來,哪怕自己做不到,也得後代打下一個不錯的基礎。
不過今天上午。
一艘蒸汽郵輪,抵達海鮮港後,又有一批一千人左右的移民,從船艙內部魚貫而出,排隊走下了甲板,手裡都或多或少拿著個行李。
而有一行頗為奇怪的人,也是拿著箱子揹著包,男女老少都有,他們好奇的目光,看了看面前的港口後,然後跟著人群,走下了舷梯,下了船,站在了碼頭的水泥路面上。
其中有十幾個中年男子,都是面容精悍,目光深沉,沒有多少表情,甚至還有一絲的不滿和遺憾。
畢竟,澳洲離大明相隔上萬裡,一旦來到這裡,就如同流放了般,想回去恐怕非常難,以後可能就得長期定居在這裡,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
大明那邊的還算優握的生活,只能放棄。
還有住慣的水泥磚房,用慣的抽水馬桶,還有各種先進的器具,抱歉,這個地方應該還沒有,這裡的條件只能用‘簡陋’和‘原始’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