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對於許家莊拿出的《文明新絲路計劃》,看到這條從四川到雲南,再進入緬甸直至另一邊的海洋,長度達到3500公里的鐵路規劃。

秦良玉看了方案書的內容後。

她仔細思考了一番。

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同意了參與進來,擔任這條鐵路的總監督,繼續發光發熱,造福大明的百姓。

雖然她內心清楚,這條鐵路,雖是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實際也有便於征服他國,大力開發資源的目的在裡面。

只要這條路修起來了,某種程度上,她就是一位幫兇,起到了方便壓迫的作用。

建造工期在五年左右,也可能需要更長的工期,又以她現在這個年齡,再活過十年就是天大的好事了,更大的可能,是沒有這麼長的時間,頂多再做最後一個的大型鐵路專案,然後就是功成名就、真正退休,放下一切擔子,過上享福享樂的日子。

但不管如何,鐵路這種基礎設施,是沒有太大的錯誤的,它只會帶來經濟的繁榮,帶來海量的財富,以及脫貧致富的希望。

帶來的好處是難以想象的。

至少對於大明帝國而言,這是巨大的功勞,是利在千秋的事情,如同過去的那些水利設施。

總之百利而無一害,後世的歷史書上,也只有高度評價,不會進行貶低抨擊。

幹了。

這個專案幹了。

為了百姓的福祉和利益,她秦良玉不出馬誰來出馬,誰會感到完全的放心?

反正這是最後一個的專案了,幹完這一個,她就真正的宣佈退休,從此不再沾染俗務,迴歸到一個普通的老太太身份,是誇獎還是謾罵,她全都不停,一切交給後人評論,她自己感到問心無愧就行。

於是各方的勢力,很快就行動了起來,準備攻伐緬甸的軍團開始組建,源源不斷的物資,向著雲南匯聚而去,一片漆黑的烏雲,正在朝著緬甸王國而去,只是該國的上下,對此一無所知,依然處於狂熱的擴張行動中,還沒有察覺到,他們的末日,即將就要到來。

……

崇禎十四年,四月份。

最近的這幾天,大明的輿論場,一個話題忽然變的熱度極高,引起了大明上下無數人的討論。

更讓很多人看到了發財的機遇和風口,極為心動,想要投入資金,好好的參與進來。

這個專案自然不是備受關注的鐵路。

而是另一種特殊的工業原料,用途極其廣泛,且是易損耗物品,每年的使用量消耗量都非常高,且由於幾乎完全依賴從現代社會進口,故而價格也十分昂貴,甚至成為腳踏車上價值最高的零件之一,更是成為了限制許家莊繼續高速發展的某種瓶頸,除非解決了自給自足的問題,才能帶來更快的發展,增加經濟的活力。

沒錯。

這種原材料,就是橡膠。

從橡膠樹上採集到的白色液體,經過各種加工後,從而得到想要的成本,且效能無法用工業合成橡膠進行替代,在現代社會那邊,都是非常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

最近大明輿論場突然熱議橡膠的原因,是位於南洋婆羅洲上的幾十處橡膠莊園,在經過足足七八年的栽種和精心培育後,終於讓橡膠樹長大長高,割開樹皮,成功的流出了第一滴的植物橡膠,得到了第一批的橡膠原料。

再被快速的運送到橡膠加工廠,經過脫水、硫化、蒸發等工序後,最終得到黑乎乎的橡膠成品。

然後可以用於製造車輛輪胎。

用於生產常用的密封墊圈。

製造有彈性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