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石柱的巨大變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四年,綠色迴歸大地的三月陽春。
大明,四川,石柱宣撫司。
青草壩城,一座人口規模,已經達到三十萬的工業城市,如今已經成為了四川境內,最為核心的紡織業工業基地,擁有大量的工廠設施,水力發電設施,還有一條高等級的跨江公路,連通了這座城市,進而可以將海量的貨物,運進運出,形成了極為忙碌的商業景象。
尤其是一年多前,直接連通到四川境內的‘海西過載鐵路’建成通車後,如今成為了一條極為繁忙的運輸線路,每天的貨物運輸量,都在上百萬噸級別,每年帶來價值超過十億銀元的貿易交流,更是讓四川之地的發展,走上了騰飛的快車道,每年的經濟增長,都在50%以上,可謂極其的誇張。
而藉助‘海西鐵路’,石柱宣撫司的由‘石柱服飾公司’改名成‘石柱紡織集團’後,這幾年也是發展速度誇張,製作的衣物數量,佔大明全國的兩成左右,幾乎壟斷了四川境內的本地市場,由於質量可靠,價格良心,故而極受市場歡迎,成了無數百姓的首選服飾品牌,併為有這個本土品牌而感到驕傲。
馬三鐵,今年十九歲,石柱本地一名普通的青壯男子。
他的上面還有兩個哥哥,都成功的加入到了白杆軍中,而他因為體格較為瘦弱,體檢沒能達標,所以遺憾的未能加入白杆軍中,沒能端上這個金飯碗,還為此低迷失落了一段時間,心情很是不好,為此父母還安慰了他很長一段時間,讓他走出了低迷。
哎~
時代真的已經變了。
以前的白杆軍,是那些實在窮的沒辦法,想要弄口飯吃求條活路的年輕人,不想窮死餓死,才考慮選擇這條路,且只要身體素質尚可,就能成功加入,想端上這碗飯不難。
現在呢?
馬三鐵一米六六的身高,能舉起三十斤石鎖五十下,以及十里跑步十八分鐘跑完的體能,居然在新兵招募的考核中,被刷了下來,輸給了那些體能比他還強的肌肉漢們,只能嚥下沒能透過的結果。
每月最少八塊銀元的高薪拿不到了。
免費分房沒有了。
包安排物件的好處也沒有了。
加上各種雜七雜八的福利。
若是遇到有戰事發生,那令人心跳加速的賞賜規定,一顆人頭五十銀元的賞格,還有繳獲三成歸自己,還有田地、大屋、美女等等獎勵賞賜,只是聽到這些規定的介紹,就讓馬三鐵這樣的年輕小夥,忍不住熱血沸騰,產生了強烈的嚮往,恨不得立刻就奔赴戰場,然後大殺特殺,在身上綁上大量的敵人人頭,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但做類似夢的年輕人太多太多了,又因為搶手,這幾年白桿兵的招募的員額減少了,進入的難度增加了,待遇則是隨著石柱地區經濟的發展,也在迅速提高,屬於最先富起來的一批。
裝備的武器也經過了數次的更新換代,實現了百分百的火器化,甚至裝備了從許家莊購買的山地迫擊炮,在去年參與平定雲南土司叛亂的時候,發揮出了難以想象的威力,讓叛軍聽到迫擊炮彈的特殊尖嘯聲,就紛紛舉手投降,士氣崩潰,成為了一款殺手鐧的武器,往往消滅成千上萬的叛軍,自身損失不超過十人,還能拿到斬首功勞,分到大把賞銀,故而每次出兵打仗,都是賺大於虧,讓白杆軍上下,是聞戰則喜,個個都盼望著打仗立功,最怕的反而是和平無事,沒有戰場立功的機會。
】
只是為了避免朝廷防備猜忌,負責了大半個四川軍事防衛的白杆軍,總員額只有區區三萬,不得再招,哪怕以如今石柱土司馬家的收入,養活十萬大軍都沒有太大的壓力,畢竟,一年帶來上億銀元利潤的‘海西鐵路’,馬家擁有近1%的分紅股權,還能參與鐵路的運營,得到各種各樣的利益,如商鋪、倉儲、物流、勞工中介公司等,靠著鐵路,石柱馬家,一年至少賺兩三百萬,加上紡織產業的經營收入,一年總盈利千萬,估計沒有問題,成了四川境內,最為豪富的家族之一。
而馬家這些年發展的紅紅火火,然後在先富帶動後富,以及在尊敬的秦老夫人的努力經營下,現在的石柱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較兩三年前,都像是過去了二三十年般,發展到了超出無數百姓想象的地步。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實現小康,石柱地區的五十萬百姓,除了極個別,基本全都進入了小康的生活標準。
每人都有了二三十件夠穿的衣服。
住進了更結實溫暖的水泥樓房中。
不僅能夠吃飽,人均吃肉量,也超過了二十斤,甚至接近了三十斤,且還在往上增加。
就以馬三鐵的家裡為例,他家在四五年前,都是非常典型的貧困家庭,因為他上面有兩個哥哥,下面還有兩個妹妹,足足有五個孩子,但家裡的地只有七八畝,種出的口糧都不夠一家人吃,捱餓營養不良是常有的事,兩個妹妹也是骨瘦如柴,好幾次差點夭折,父母還動了把妹妹送人當童養媳的心思,就是想給她們找一條活路。
但兩個哥哥,先後加入白杆軍後,家裡的負擔,立刻就減輕了很多,兩個哥哥,還經常把餉銀寄回家裡,補貼家用,這才夠馬三鐵跟兩個妹妹吃飽飯,身體得到了營養和發育,連病都少生了很多。
再然後,工廠大量招工,馬三鐵的父親,去了工地修鐵路,母親去了裁縫廠當裁縫,收入都還不錯,馬三鐵則負責照顧兩個妹妹,偶爾也帶著妹妹,在工地上乾點零工,賺一兩頓的工地飯。
一年。
全家人都在奮鬥拼搏的時間,持續了僅僅一年。
就攢下了足足三百塊銀元的鉅款,基本夠建一棟兩層半的水泥磚房。
然後就花了一年的時間,把家裡的磚房蓋了起來——只搞了內裝修,沒有搞外裝修,等有錢了再補上,總之先做好基本的居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