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秦良玉帶人修進川鐵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一年,四月下旬。
四川,重慶府。
忠州以東百餘里的崎區山區,有片人跡罕至的原始密林,此刻已變成一處十分繁忙熱鬧的大型工地。
大批的樹木被砍倒。
大量的山谷被土石填平。
還有那一座座一條條的山脈,或被鑿穿,或被開洞,從而無法成為阻擋人們前進的阻礙。
馬小鬥,今年十八歲,無數普通修路工人中的一員,從去年六月開始,到現如今,已經在工地上工作了大半年,成為了掌握不少工作技能的熟練工,每天能拿280文的高工資。
辛苦。
說實話修路的工作非常辛苦,絕對的重體力勞動。
不僅要搬運那些沉重的建築材料,需要開山鑿石,需要頂風沐雨,還得承擔出現工傷的風險,甚至不小心把命丟掉的,也不止一個兩個。
即便如此。
修路工地上工作的工人,只能看到人數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實在吃不消選擇辭職不幹的,只有極少數的個例。
幾乎個個都幹勁十足,打通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頭,以每天四五百米的驚人修建速度,向東延伸而去,預計一年左右,就能穿過巫峽,抵達地勢較為平坦的湖廣境內,從而完成這段最為困難的建設工作。
只是到完工之時,會有多少工人因工傷疾病等原因而死,會有多少工人再也回不到他們的家鄉。
但不管再苦再難。
對於馬小鬥而言,他不可能放棄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不會產生吃不消躺一躺的想法,而是拼了命的幹活,費盡潛力的學習,暗暗發誓要抓住這次的機會,不幹出一點名堂,實現脫貧致富,就不考慮回石柱老家過年!
窮。
曾經的貧窮生活,帶給馬小斗的記憶太深刻了,從小到大,他似乎一次飽飯都沒吃過,肚子永遠是半飢餓狀態,然後為了多吃點東西,樹上的鳥蛋,河裡的魚,山裡的野獸,乃至能吃的樹葉、草根、野果,凡是可以吃的食物,都會想盡辦法的去獲得,哪怕很多時候,還不如躺著減小消耗。
後來石柱地區得到了發展,秦老大人引進了紡織產業,馬小斗的姐姐馬玉嬌,因為心靈手巧,順利進入了石柱服飾公司,成了一名製衣女工,拿到了非常不錯的工資,到了年底,還給家裡的每個人,都做了兩身的衣服,款式新穎時尚,穿上後貼身暖和的不得了,馬小鬥跟家人們,第一次體會到了‘暖和’是個什麼感覺。
只是姐姐一個人的工資,是沒辦法給家裡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穿衣問題解決了,吃飯方面,食物仍不是非常豐富,能吃到大半飽,但不可能頓頓吃飽,真正可以不管不顧,大吃特吃的機會,是他透過招工考核,進入到修路隊後,才第一次吃到了十二分的飽飯,差點把自己撐死。
而他在工地拼命的努力幹活,是因為他看到了改變自己命運,改善家庭貧窮現狀的希望,更看到了秦老大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實現小康生活的希望。
並且利用業餘時間,跟著許家莊的工作人員,學習文字,要讓自己擺脫文盲,成為一個能讀書識字的人。
這天的工作結束。
回到生活區的馬小鬥,就拿出紙和筆,想辦法寫出了一封家書,打算讓人寄到自己的家中,報一報平安,讓父母、姐姐、妹妹他們,能夠放下心來,不用過於擔憂。
馬小鬥在信紙上寫道:
“爹、娘、姐姐、妹妹,這個月二十號,我的工資又發下來了,上個月我是滿勤,額外獎勵500文錢,加上正常工資,一共能拿到8620文,我用掉了480文,淨攢錢8140文,我會把這些錢,連同書信一併寄回家中,讓爹孃把這錢給攢下來,如果再加上前面幾個月攢的錢,加起來,應該有55塊銀元的樣子了。”
“我會繼續努力工作的,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攢下150塊銀元,把家裡的房子重新蓋一個,另外再想辦法,給姐姐攢30銀元的嫁妝,讓她能嫁個條件好些的家庭,以後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不用看他人的臉色活著,不管做什麼都有底氣。”
“媳婦我肯定會娶的,二十歲左右我就會找一個,現在還是有點早了,許家莊也是不建議我們太早成婚,二十歲多點最合適了,二十二三也沒什麼問題,總之我現在主要的想法,就是賺錢、賺錢,女人的話,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機會,我在修鐵路的工地上,看到了很多機會,我也聽說,許家莊肯定不會只修三條鐵路,以後還會修更多路,會需要更多的鋼筋工、電焊工、木工與泥工,但我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爆破工,炸山開路的需求太大了,不管是開礦、修建筆直高效的鐵路,對爆破的需求都非常大,幾乎每座擋在前面的山都要炸掉,而一名合格的爆破工程師,月收入最低是八十銀元,我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配藥人員,是見習的身份,透過考核,成功轉正後,才能拿到每天350文的工資,比現在高出不少……”
“爹孃,我想你們了,我也想回到家裡,幫你們幹活,坐在一起吃飯,聊一些家裡的事情,很多次,我夢到了家,但,我是男子漢了,該獨立了,也要成為一個頂樑柱,幫忙支撐我們的家,帶來更多好的變化。”
“總之未來是充滿希望的,重逢的時刻早晚是會到來的,等我小有成績,衣錦還鄉,我會更好的孝順你們。”
寫完信。
馬小鬥擦了擦眼角的溼潤,再將其放入信封,交到郵寄隊那邊,然後才回到自己的床鋪,進入到夢鄉當中。
……
另一邊。
作為‘海川鐵路’在四川段的負責人。
秦良玉最近一段時間,感到了很不小的壓力。
頭上的白絲都增加了不少。
每天都得工作十六七個小時,處理無窮的事務,感覺比行軍打仗還要累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