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

乘坐著一艘蒸汽貨船,金尚憲、崔孝一、林慶業三人秘密返回了朝鮮。

然後換上便裝,進入到了王京漢城中。

於是接下來幾天,他們分頭行動,拜訪了諸多大臣。

比如領議政崔鳴吉、右議政金尚容(金尚憲哥哥),以及張維、沉器遠、金自點等人,秘密的進行勸說拉攏,要求他們反正,而不識時務意圖頑抗的下場,必定非常悲慘。

至於拉攏效果,只能用好的不能再好形容,大部分的大臣,只是稍微猶豫一下,便同意反正,剩下少部分不僅沒有半秒猶豫,反而欣喜若狂:

“哈哈,我們終於得到給許家莊做狗的機會了!我早就盼著這一天了!”

“後金不過是許家莊豢養的諸多走狗中,最劣等的一條,就幾乎把我們咬的亡國滅種,現在好了,我們也投靠許家莊了,又有淑靜公主為許莊主之妾,有世子做我們的新王,日後朝鮮王國,定是許家莊上等之犬,位於後金、日本、關寧軍之上,未來前途遠超他們,日後該感到害怕的,得是周邊這些勢力了。”

“為什麼現在才來,為何許家莊到現在才出手?若是早幾年拿下我們,我們都已經過上富足的好日子了。”

“國王莊園,圈佔百萬畝土地,不過方圓三十里的區域而已(666.7平方公里),只是王國三千里江山的幾百分之一,不如再多佔點土地吧,佔個千萬畝如何?把我們金家也包含進去,更好的為王室效力。”

“士族可以免稅,但那些普通百姓,若免了他們的稅,大大減輕他們的負擔,他們還會勤奮努力的種很多地麼?會不會導致王國耕地面積減小,產量降低,城裡人得缺糧餓肚子了,我看還是不免稅比較好,這會養出刁民。”

“這國王莊園,我等可以加入麼?若允許我等加入,在下願誓死為新王效力,永不背叛!若加入不了,也希望能與國王莊園合作,成為各類商品的代理商,成為國王莊園的合作供應商。”

“英明的攝政親王殿下與忠王軍何時能來,明天還是後天?能不能快些過來?我已經等不及了,沒辦法繼續伺候李倧這個無道昏君了。”

“我這邊做好了響應準備,只要忠王軍一到,立刻反正,協助殺入王宮,拿下昏君李倧!”

“為安全起見,我這幾天就不去王宮議政了,以免發生意外。”

於是國王李倧發現,從七月二日到七月五日,以生病、身體不適等理由,請假不來勤政殿上朝的大臣們越來越多,從上百人減少到幾十人,再到只剩寥寥幾位親信,這讓他感到了極大的不安,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即便如此。

那種封建王朝特有的“誰準備密謀造反,就必定走漏訊息”的定律,在李倧這裡失去了效果,沒人跑到他這裡進行告密,哪怕某些忠於他的忠臣,清楚的知道陰謀正在醞釀,大變即將發生,也不敢上奏國君,而是爛在肚子裡,避免牽連到自己家人,可見已經沒有人看好李倧。

意識到自己正在被拋棄的李倧,下令派出了大批親信,出去打探訊息,進行著垂死掙扎,但這些親信人員,打聽到了那些已傳到整個漢城的百姓,都人盡皆知的重要情報後,卻沒想著立刻報告國君,反而跟著歡呼起來:

“有救了,我們都有救了!”

“攝政親王即將帶著五萬忠王軍歸來,我們的淑靜公主將成為我們的女王,她的兒子將成為高貴的世子,往後我們將併入許家莊體系,成為許家莊內的一員。”

“國王莊園,開發百萬畝土地,就可養活王室與官員,並在全國推行永久免稅,減輕百姓負擔……這好日子要來了,貴人不會再在頭上壓迫我們,後金韃子再敢過來,只會在強大的忠王軍面前碰的頭破血流!韃子再來擄掠就是送死!”

“這種苦日子是一天都熬不下去了,攝政親王與忠王軍何時過來?還要再等多久?能不能現在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家中還剩能吃幾頓的雜糧米,願意全部獻出來!”

“大王沒有效忠的價值了,繼續追隨他,那是死路一條。”

“雖然我調查到了一切,但還是別告訴大王了,沒必要給他增加絕望和痛苦,也不能再死更多的人了。”

……

七月六日,上午。

仁川港。

在兩艘蒸汽鐵甲戰艦的護送下。

足足五萬人的忠王軍,從三十多艘的蒸汽貨船排隊走下,上岸後,以百人為一個小方塊,以十個小方塊組成一個大方塊,排成整齊佇列後,踏著整齊步伐,喊著響亮口號,朝王京漢城方向進軍。

他們每人都穿著一套輕便的半身板甲。

人手一杆‘雷霆式’燧發步槍(帶刺刀),威力射程射速等效能指標,是比電發火式無煙火藥後膛槍弱得多,但依然代表了燧發槍的巔峰,使用石墨黑火藥+紙質定裝彈+米尼彈頭的情況下,每分鐘最大射速五發,最大殺傷射程500米。

人數五萬,則代表著五萬杆的燧發槍(沒有火炮等重武器),再經過三個月的嚴格訓練,後勤保障方面,由於距許家莊較近,故而不用擔心彈藥供應不足的問題。

精銳。

這絕對是一個訓練有素,令人望而生畏的精銳軍團。

站在一輛敞篷馬車上,看著這支軍團的李琿,心中湧起無限豪情,認為憑藉這支軍團,完全可輕鬆掃滅後金,擊敗日本,震懾旁邊的關寧軍,周邊勢力誰都不敢小覷。

至於王京內的李倧及其擁躉,土雞瓦犬罷了,膽敢做出反抗,下場只有滅亡二字!

結果也不出李琿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