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方案定下。

然後就是物資方面的準備,情報地理的資訊的整理,以及相關莊園建設的提前規劃。

一支支的宣傳工作隊組建了起來,進行了專業化的培訓,甚至發放了相應的《工作手冊》,上面有處理各類問題的辦法。

……

崇禎五年,二月三日。

道路上的積雪剛剛開始融化,偶爾還會有一兩場倒春寒來襲的初春季節裡。

透過了培訓考核的第101宣傳工作隊,足足一百號的人員,每人都騎上了一輛腳踏車,人均攜帶五十多斤的物資,從海港城出發,直奔南邊約兩百多里外的海門縣而去。

剛滿十五歲沒多久的少年袁英,也騎上一輛鳳凰腳踏車,跟在車隊中間偏後的位置。

他提前從莊園學堂畢業將近兩年了,正式參加工作也有一年多,主要的工作內容是當一位小書記,比如登記整理檔案、記錄工分、撰寫報告等,做的事情比較雜,天天與紙張筆墨打交道,頗為枯燥,但袁英很有耐心,做事細緻認真,極少出現紕漏,受到過很多次的表揚和誇獎。

其實較之於安穩舒適的書記員工作,袁英更渴望去做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

比如加入許家軍,成為一名軍人——但他的年齡太小了。

或者成為一名工程機械的駕駛員,開挖掘機很快挖出一條路或一條溝,但他年齡還是沒達到十八歲以上的門檻,不能去學工程機械駕駛。

還有工坊裡的技術工等,都因為他年齡較小,易出事故,得等他再大點才能嘗試。

於是只能幹書記員工作的他,這一年多的文字工作做下來,讓他從一個頗為黝黑的小學生,變成了如今一個白皙俊俏的小夥,跟個小白臉一般,因為平時的伙食好,有長期早起鍛鍊的習慣,故而體格高大健壯,被看成十八歲的少年也很正常,甚至開始有一些媒人打聽他的事情,上門說媒的也有好幾撥,即便這些媒人發現他年輕不大,也表示可以先定親,等過幾年再完婚,但袁英都拒絕了,他這個年齡的少年,想的都是如何做出一番大事業,對女人沒有半點興趣。

而莊園的第二輪擴張開啟後。

袁英立刻申請了報名,要加入到宣傳工作隊中,要為新莊園的建立而做出貢獻,即便遇到困難和挑戰,他也不會害怕——相反他十分期待挑戰的來臨。

得知袁英報名了。

之前住在同一間宿舍裡的同學欒向東、許賀、許寶他們三人,也都紛紛申請報名,加入到了同一個工作隊中,他們又有機會聚集到一起,完成著同一個的事業。

腳踏車以不快的速度,騎在比較溼滑泥濘的路上,時不時會有人不小心摔一跤,整個車隊行進的有點慢。

但也有了大把閒聊的機會。

“欒向東,我聽說你在商事部當記賬員,連續舉報了三個做假賬損公肥私的上司,然後連升三級,才14歲,就成為賬務部的小主管了,你也太會爬了吧,若是以後有人把你舉報了,踩著你上位怎麼辦?”許賀問一旁的欒向東道。

“保護和獎勵舉報人的制度,是莊主大人定的,那幾個老油條管賬的時間久了,開始明晃晃的做假賬,每年損公肥私幾千兩,以後可能是幾萬、十幾萬兩,只可惜他們撞上了我這樣的愣頭青,不願意跟他們同流合汙,還果斷舉報了他們,所以他們栽了,一切成就化為烏有。我不知道自己某一天會不會變的跟他們一樣,我只記住了莊主大人說的一句話,要想保持初心,就要做一輩子的愣頭青,任何小事都不能妥協!所以你們可別犯到我的手裡。”欒向東板著一張陰沉的嚴肅臉道。

“欒兄,我是跟你一樣的愣頭青,也會一輩子保持下去。”

袁英開口道:“莊主大人也說過,歷史就是由我們這類的人創造的,雖然有很多人大富大貴,雖然他們位高權重,但他們沒有理想,只有貪慾和私心,這些人再有能力,對國家民族也是有害的,是必須清除的,而我們年紀雖小,但都有一片初心,都充滿了希望,就像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

“莊主大人他老人家,實在是太有智慧了,每次看完《莊主語錄》,我都能感到身體裡充滿了力量,再也沒有半點的迷茫,再看看我們面前這個腐朽的大明,跟我們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我們這裡一個13歲的少年就能掀翻三個上司,不用怕遭到打擊報復,大明官場那邊呢,舉報者不可能活下來,所以極其的腐敗黑暗,看不到半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