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崇禎笑的美滋滋(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十日,1號太子莊園的甘蔗正式收割。
十三日,全部收割完畢,並在白糖廠加工完畢。
合計得到白糖55600餘石,總產量相當不錯。
十四日大早,這些白糖就全部裝上海運貨船,以十八節的較快航速,直奔天津港而去,預計三天後抵達。
而這只是第一批而已,屬於皇室的甘蔗莊園共有六座,其它五座莊園種植的甘蔗,這段時間也會陸續成熟,預計都帶來不少於五萬石的白糖,乘以六,合計三十萬石以上,可謂相當不錯。
實際上!
在海運貨船剛滿載白糖出發的時候,透過無線電報以及郵遞員的跑腿送信,皇宮中的皇帝朱由檢,就得到了1號太子莊園甘蔗豐收,白糖已經裝船起運的好訊息。
足足5.56萬石!
白花花的高品質白糖,數量足有這麼多。
興奮。
然後就是高興和興奮,他迫不及待的與周皇后分享了這個巨大喜訊。
“梓童,五萬多石的白糖啊!這東西價格可是比糧食高多了,京城這邊糖價180文/斤,高品質白糖價格更高,就是按160文一斤算,放在皇店裡銷售,全部賣出去後,可以賺111萬塊銀元之多,區區一座萬畝大的莊園,就帶來一百多萬銀元收益,六座就是六百多萬,哈哈,好、好啊,這效益太可觀了!”
朱由檢滿面紅光的道。
如今的海外之地,皇家莊園的數量一共有24座。
其中甘蔗莊園六座。
糧食莊園十座。
香料莊園兩座。
橡膠莊園兩座。
水果莊園四座(產品全部加工成水果罐頭)。
但到目前為止。
除了臺灣島的甘蔗莊園,海南島上的十座皇室糧食莊園,已經成功種出了兩茬的糧食,合計得到去殼大米約70萬石。
可這些大米賣不出價。
只得以每石0.5銀元的價格,全部賣給了許家莊,得銀元35萬左右——這點收入維持莊園的正常運轉都不太夠,更沒必要數千裡迢迢的把大米運到京城,那是在浪費運費。
即糧食莊園不賺錢,幾乎無利可圖,除非等到某年糧價暴漲,才可能靠著糧食大賺一筆。
香料、橡膠、水果莊園的收益可以非常豐厚,但回報週期長,至少得三年才能見到回報,甚至是五年乃至更長,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能取得收穫。
唯獨臺灣島上的六座屬於皇室的甘蔗莊園,最讓朱由檢關心和期待,因為一年可以收穫一次。
現在,第一茬的收穫終於見到了。
雖然如今的白糖已經成了大眾商品,不再是奢侈品,不可能再賣出高價。
但一座甘蔗莊園年收益百萬銀元,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要知道大明的一些貧窮省份,一年的稅賦都收不上一百萬,一座萬畝甘蔗莊園竟超過一省之稅賦,這簡直是奇蹟般的事情了,畢竟一個省有多大,一座甘蔗莊園才多大?
當然!
這些白糖賣掉後能賺到的錢,並不是屬於朱由檢的,不會進入他的內帑,他只佔15%的股份,只能拿很少的一部分。
大頭是屬於太子、皇子與公主們的,他們能拿到50%。
即便如此。
朱由檢還是非常的高興,如同自己賺到了大頭一般,畢竟他是皇帝,是他們的父親,若偶爾遇到了經濟困難,找他們借點人情債那是沒問題的,實在不行,就跟著他們吃喝消費,讓兒女們提前給自己養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陛下,這確實是件大好事,皇室又多了項頗為不錯的收入來源,不過這些收入大部分不是我們自己的,更不可隨便亂花,另外那些莊園的移民與太監們,付出頗大,當好好獎勵賞賜一番,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爭取來年產出更多白糖,其次,要好好規劃這些收入的用途,分紅只能分一小部分,大部分要麼存起來,要麼進行投資,建立更多的海外莊園……必須好好的安排與規劃,才能以錢生錢,越有越多。”
周皇后說道。
“梓童你說的極是。”
朱由檢深表認同,道:“治國就如同治家,朕現在察覺到了一個問題,每當朕的內帑充盈富足的時候,朕卻有種自己越有錢,來年可能會越貧窮的擔憂,想攢點錢根本不可能,總會冒出點情況跟問題,逼的朕不得不掏出錢去解決,戶部那邊也成了一個無底洞,不管進去多少錢糧,都很難待超過半年時間,總有填不完的坑,歷年積欠卻沒有降低多少,我派盧象升去徹查戶部之弊,沒想竟查出那麼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