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糧價崩了。

尤其是許家莊的廉價大米拋向市場後。

糧食價格,別說是維持住十幾銀元每石的天價,就是5銀元/石的價格也保持不住,不得不下跌到3銀元、2銀元乃至1銀元/石,在極短時間內,發生斷崖式的暴跌。

因為所有的囤糧者都在拋糧,只想挽回部分損失,進行止損。

結果天量的糧食湧向市場,就連那些在倉庫裡積壓了兩三年的陳糧,也以極低的價格出現在消費者們的面前。

造成嚴重的踩踏現象,導致更難銷售出去,因為到處都是糧食,且價格一個比一個低。

至於想辦法進行救市,把糧價重新拉上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個他們手上沒有資金。

其次,他們沒有絲毫贏的希望,不可能戰勝許家莊。

《東方時報》上更是說的十分清楚了,許家莊在海外建立的130座糧食莊園,加上福建鄭家的70座糧食莊園,可以一年三熟源源不斷的供應糧食,不分春夏秋冬,平均每天供應近30萬石的大米,保證一整年都不斷供!

這些大米就能養活超過3000萬人。

此外南洋的越南、占城、暹羅、呂宋、緬甸乃至印度等國,都盛產稻米,許家莊的合作商,每年也能從這些國家,花錢購買超過五千萬石的大米。

這大概又能養活近2000萬的人口。

加起來,這些來自海外的糧食,就能解決大明五千萬人的口糧問題!

可以養活大明北方缺糧地區的所有人口!

而大明境內生產的糧食,已經完全能確保自給自足,甚至略有富餘,炒糧客們的糧價上漲邏輯早就破產,哪怕是他們手中囤積的超過4億石的糧食,捂到天荒地老,一粒都不賣出去,大明百姓也不會缺糧食,在許家莊供應的充足糧食保障下,不會餓死一個人。

炒糧客的下場只有一個:血虧或者破產。

而他們原本的打算,這超過4億石的囤糧,就是以5銀元/石的內心底線價賣,價值也至少超過20億銀元。

但現在暴跌到只有0.5銀元/石的十八層地獄價!

資產縮水了九成之多。

故而最近幾天京城中,流傳著諸如此類的訊息:

“聽說京城最大的糧商朱海鬥,昨晚懸樑自盡了,還毒殺了全家老小,四五十口人啊,全部沒了。”

“大糧商張錦浩知道麼?他是英國公府豢養的一條利益之犬,但今天有人看到,張錦浩的屍體從英國公府後門抬了出來,似乎是被數劍刺死,而且可能是英國公張之極殺的,不知官府會不會管?”

“糧商王維玉也出事了,全家老小消失的無影無蹤,應該是逃亡跑路了,不知去了什麼地方,襄城伯府的人在到處找他。”

“哈哈哈,這些女幹商死的好,死的好啊,他們早該有此下場!”

“大快人心啊,害我們年年買不起糧食,經常飢餓度日,他們全都該死!”

“我一家已經吃了半年多的紅薯跟土豆了,這幾天終於吃到香噴噴的米飯跟麵條了,終於過上人過的日子了,哎,苦啊,要是許家莊早對這些女幹商下手,我們早就過上天天吃白米飯的日子了。”

“是啊,昨天我的工資發下來後,就跑去許家莊的低價售糧點,一口氣買了六石南洋大米,而且終於沒人過來搶米了,我也知道有些便宜的陳米,一銀元能買三石,但我就是要照顧許家莊的生意!”

“我也是,以後我也會盡量只買許家莊的糧食。”

“各位聽說了沒?皇帝陛下,好像也囤了不少糧食,這次也虧了不少,心情不佳,打死了好幾個犯了小錯的太監。”

“真的假的,陛下也炒糧了?陛下不是愛民如子,怎能做出這種事?”

“莫要討。(本章未完!

第244章 崇禎內帑破產了

論,小心那邊的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