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鄭福松救弟記2(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月四日。
黃海海域,萬頃波濤之上。
蒸汽戰船“以德服人號”,正以二十節的航速,噼波斬浪,向東而去。
艦長指揮室內。
透過玻璃窗,看著遠處的碧藍大海,看到一條鯨魚正在海面噴水換氣,以及天空中各種不知名的海鳥……眼前的一切,讓鄭福松感到心曠神怡,暫時抵消了心中對弟弟的擔憂。
“小鄭,眼前這天高海闊之景象,不知你想到了什麼啊?”蔣大晉,一名三十歲出頭國字臉魁梧軍人微笑問道。
“渺小,看到這天地之大,忽然覺得我們人類十分渺小,但同樣也非常偉大,因為我們人雖小,卻可建造大舟,在這廣闊天地進行馳騁,再遠的角落,也有辦法抵達和征服,或許有一日,我們會成為這個世界的主人,可征服之、改造之、利用之,令其最大程度的服務於我們人類。”
鄭福松意氣風發的道。
“說的不錯。”
蔣大晉點頭,但又搖頭道:“只是也不可低估了這個世界啊,兩個月前,‘勇者號’和‘無畏號’進行海試,突然遭遇一場風暴,海面上掀起十米高的巨浪,當時我也在船上,看到那一個個的巨浪拍打過來,我心想肯定要完了,不可能活下來了,雖然最後沒什麼大礙,挺過了這次風暴,但對於自然,我等還是要有一顆敬畏之心,須知人力是有限的啊。”
“受教了,自然之力無窮,只可因勢利導,不可與之為敵。”
鄭福松一臉謙虛的道,但內心,則想到了另一番的景象。
滿載排水兩千噸級的戰艦,經受不了巨浪,但如果是萬噸級、十萬噸級的戰艦呢?
海面的巨浪人力難擋,如果製造出潛水船,在水下進行活動,不就完全不會遇到巨浪了麼?
再或者製造大型的飛行器,飛到萬米高空之上,也可避開風暴區域,安全的進行穿行。
人的智慧是無窮的。
科技的力量也是無限的。
只要不斷發展下去,就像老師說的,終有一天,人類可征服星辰大海,甚至自然之力都不足為懼。
他堅信這一天肯定能到來的,因為這也是老師親口說的。
下午,“以德服人號”與“以理服人號”戰船編隊,抵達了濟州島霸港。
如今的霸港,是一座規模不小於海港城的大型港口,長長的碼頭可停泊上百艘的船隻,裝貨卸貨用的電動吊機有五十臺之多,加上那一排排的倉庫,專用的冷鏈冰凍倉庫,和兩邊山上矗立的數十臺風力發電機——這裡已是座基礎設施極為完善的港口。
年貨物吞吐量可達一億石。
工人和家屬有十萬人之多,其中超七成是濟州島本地人或從朝鮮招募而來的工人。
“大人,我們這座霸港中,朝鮮人佔據多數,駐軍卻相對稀少,還經營的如此繁華熱鬧,會不會存在一定的隱患?畢竟我們終究是外來之人。”鄭福松提出了一個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崇禎欠了我十億兩】 【】
“這問題問得好。”
蔣大晉點頭道:“莊主大人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一切,現在濟州島上的十幾萬島民們,還有上萬朝鮮來的打工者們,就是趕他們走,都不可能願意走,叛亂的機率為零,如果朝鮮王國膽敢發兵來攻,這些島民與工人們,也會堅定無比的站我們一邊,如果我們再提供重賞,立功者全家可拿到許家莊戶籍,恐怕會立刻多出數萬大軍,並個個悍不畏死,爆發出驚人戰力。”
“他們為何會如此歸心?請大人教我。”
鄭福松精神一振,當即進行請教,他預感這些經驗說不定會非常有用。
“簡單,主要是三條。”
蔣大晉道:“第一,免稅,永久免除農業稅、人頭稅,幾乎不向當地百姓徵收任何稅賦,只是這一點,就收穫了島上農民與地主士紳之心,讓凡是依賴種地而生存之人,無不支援和擁護,他們也根本不在意我們是哪裡人,甚至為了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只會希望我們永遠都不要走。”
“免農業稅、人頭稅,這招可行。”鄭福松點頭,單這一招,就至少能得七成以上的民心。
“第二,招募工人,提供大量工作崗位。”
蔣大晉道:“現在霸港中,本地的職業漁工有3000人,每人每年可賺上百銀元,屬於高薪崗位;港口搬運工、工廠工人、建築工有3萬人,年收入超過五十銀元,屬於中等收入階層;還有海魚加工廠工人、環衛工、保姆、廚娘、飯店服務員等以女性為主的群體,人數也超過3萬,年收入約三十銀元。”
“加上週邊為霸港供應蔬菜瓜果的農民,供應豬牛羊雞鴨鵝的養殖戶,我們這座港口,至少帶動了十萬個的工作崗位,讓不少於二十萬的朝鮮人,依賴霸港經濟圈才能生存,雖然部分人收入不高,一年只能賺三十多銀元,但這個收入水平,也是朝鮮國內的三倍之高,你想想,假如你是朝鮮人,你願意留在霸港發展,還是待在無比貧困的朝鮮?”
鄭福松想都不想的道:“那肯定是去收入高的地方發展。”
“第三,就是宣傳我們制度的優秀和美好,且要有對比和比較。”
蔣大晉說道:“假如你是一位普通的朝鮮百姓,你在朝鮮國內發展,不論是打工還是做小生意,惡霸天天欺負你,官吏敲詐勒索你,權貴之人更是視你為螻蟻,辛辛苦苦幹到年底,掌櫃也不給你工錢,說你不幹有的是人幹,受盡無數壓迫和侮辱,即便你勤奮肯幹、吃苦耐勞,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報,是個有付出無收穫、強者隨意霸凌弱者、權貴掠奪一切的漆黑之地,只能活在無盡的煎熬與痛苦中,看不到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