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神奇之城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苦思冥想。
接下來許遠一整天都在苦思冥想。
或者坐在電腦前查了無數的資料,在千度中搜尋“十大暴利行業”、“十大最賺錢行業”、“幹什麼能暴富”等問題的答桉。
在“穿越大聯盟”交流群中,也問了無數各行各業的精英,想從他們這裡得到有用的參考,結果大多是“去研究一下《刑法》,最賺錢的辦法都在裡面”“你都有一個異世界了還賺不到錢?”“去找國家合作咯,借個幾萬億還不是輕輕鬆鬆”之類的玩笑調侃,真正有參考價值的沒有幾條。
廢了。
可能是亂七八糟加群的太多了,許遠覺得這個群已經基本廢了,沒以前那麼有用了。
他只能絞盡腦汁的自己想辦法。
甚至採取了最笨的列舉法排除法。
“大規模的倒騰木材如何?華夏每年對木材的需求,都超過2億立方,是個價值超過2000億的龐大市場,我哪怕是想辦法吃下其中十分之一份額,也能賺到200多億。”
“還有河沙資源,現在國內河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550元一立方,每年的需求依然在五億立方以上,我也派人在明末世界大量的挖沙,一年倒騰個五千萬方過來,就是超過270億的利潤。”
“鋼鐵也能大量的倒賣,現在一噸的價格六七千,我一年倒騰個兩百萬噸過來,就是100多億,只是明末那邊的鋼鐵產量沒這麼高,倒是煤炭的數量多點,可以想辦法弄個兩三百萬噸過來,乘以三千每噸的價格,也是接近100個億。”
“另外現代社會的燃油價格又提高了,最近柴油都要7塊一升了,如果我讓明末那邊的合成工廠,加大生物柴油的產量,每年倒騰個50萬噸過來,摺合5億升的量,乘以七塊的價格,又是35億。”
“黃金黃銅等貴金屬的倒騰量,也得想辦法提高,一年要帶來200億的收入。”
“幹海鮮海貨的數量,得快速提高到五萬噸以上,那就是50億的收入。”
“再賣個30萬噸的有機貢米,價值60億,賣個5萬噸的豬肉牛肉罐頭,價值50億,以及5萬噸的食用油,價值10億,再加上各種雜七雜八的,一共賣個20億的樣子。”
“最後全部加起來,耗盡了明末那邊的多餘資源和能力,平均每天都倒騰幾十萬噸的東西,一共也就賺1100億不到,平均每個月連一百億都沒有。”
算完後許遠得出了一個結論:賺錢太特麼難了,簡直比吃屎還難。
就算他手中掌握了無數的優質農產品和原材料,但依然賺不到太多的錢,依然實現不了暴富夢想。
可見靠輸出原材料、初級農產品的發展模式,不可能實現富裕,頂多達到溫飽。
那麼到底做什麼最賺錢呢?
國內晶片產業,每年市場規模2萬億。
國內汽車產業,每年市場超過3萬億。
國內能源產業,每年市場超過3萬億。
國內醫療產業,每年營收超過4萬億。
國內房地產行業,每年總營收依然能達到2萬億。
以上這些行業,才是真正的高利潤高回報領域,隨隨便便,都比許遠這搗鼓那搗鼓賺的多得多,且根本不是一個體量級。
只是晶片、動力、能源這些領域許遠已經打算進去做了,但是門檻太高了,投入非常巨大,至少五年之內,別想取得多大的進展,要想追平技術差距,並在現代社會這邊賺錢,恐怕得十年以後了。
思路客
醫療產業更不必說,其門檻更高,根本不用考慮。
唯一存在較大利益且門檻也不算高的,居然只剩下房地產?
“難道我要先進入房地產領域,才能賺到不少的錢?”
“建築工人的話,就從明末世界那邊調人過來,代替現代社會的農民工,工資的話,每個月給個三十銀元就行,價值3000塊左右,但對比聘請農民工每天五六百的工資,單就工資一項,每人每月,就可以給我帶來上萬元的收益。”
“建房子用的鋼筋、水泥、河沙等等材料,也從明末那邊進口,這樣就省了大筆的購買建築材料的費用,相當於銷售出了這些材料,賺到了材料的費用。”
“房子的裝修,也可以使用來自明末那邊的瓷磚,使用明末那邊打製好的傢俱、門窗,沒有多少甲醛異味,非常的環保安全,同時又在裝修上面省了一大筆的費用,賺到了裝修上的錢。”
“等房子建好之後,面向市場銷售,別人的樓盤賣1萬3,1萬5一平,我只買1萬出頭,而且帶精裝修,可擰包入住,公攤比例也非常低,試問買房者會如何選擇?剛需使用者會考慮誰?”
“另外樓盤建設的過程中,內部是半封閉的環境,外人不得入內,只要約束好工人不亂跑,開個對他們相對較高的工資,再加上明末世界那邊,這些工人都是有家有室,有兒有女,不可能拋棄,保密係數應該很高,何況他們這些‘古人’都沒有身份證,屬於黑戶,在現代社會只會寸步難行,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
“而只要能把樓盤開發出來,房子全部賣掉,就算每平米只能帶來5000塊的毛利潤,一套100平的房子就是50萬,只要一年搞個10萬套房子,就能賺到500億,甚至砍半隻弄5萬套房子,也能賺到250億,跟其它亂七八糟加起來倒騰的東西差不多,利潤基本相當。”
“有搞頭,進軍房地產,似乎非常的有搞頭啊,似乎不是什麼腦洞天開,哪怕國內的房地產行業早就已經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