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八旗精銳進山砍樹(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天後。
碩託被放了回去,沒有遭到虐待,也沒有被砍下腦袋,反而送了匹良馬與乾糧若干,並安排兩名夜不收騎兵護送,放碩託返回了遼陽城。
再次見到四肢健全,渾身只有一些輕傷的弟弟碩託,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
嶽託感到難以置信,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後在他身上這拍哪拍,確認是真人後,這才問道:“你沒死,明人為何沒有殺你,還把你放了回來?”他本以為弟弟碩託必死。
“我也以為他們定會殺了我,拿我的人頭換賞,但吳襄吳大人開口求情,救下了我一命。”
碩託解釋道,因為經歷戰敗,在地獄門前走了一遭,撿回了一條性命,現在他臉上沒有半點的桀驁,反而流露出了慶幸與感激,對那位吳襄吳總兵的感激。
“他為什麼會為你求情?明軍恨我們入骨,若被俘必難免一死,難道……”
嶽託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一個詞彙,道:“養寇自重,難道看我們如此衰弱,這些明軍總兵,又想玩養寇自重,以避免朝廷兔死狗烹?定是這樣,定是這樣,哈哈哈!天助我等,看來我們還有東山再起、入主中原之機會,明人永遠只會內鬥,永遠只會猜忌功臣能臣,哈哈哈,只要有這些養寇自重的大明總兵在,我們就永遠都有翻盤之機會!”
比如他們祖父努爾哈赤,不就是被遼東總兵李成梁給養寇自重養出來的麼?不然女真八旗,也不不至於發展到佔據幾乎整個遼東,且無人能敵的地步。
沒想到大明的總兵們,又要撿起他們的傳統藝能了。
好事情。
這對女真八旗來說,絕對是好事情!
“大哥,不是這樣的,他們只是覺得砍了我的腦袋不划算,帶去不了多少利益而已。”
碩託搖頭道:“他們放我回來,是想讓我幫忙傳個話,想跟我們大金建立商業合作而已,是想賺更多的銀子,不是為了養寇自重。”
“合作,什麼合作?我們都快山窮水盡了,還能怎麼合作?”嶽託一臉的不解。
“樹,遼東的樹多,吳大人看中了我們山上的樹,想從我們這裡大量購買木料,還有山上的野山參、河裡的東珠等,這些好東西他們全都要,還說會給我們一個比較合適的價格……”
碩託花了點時間,詳細的解釋了一番。
沒錯。
在生擒碩託之後,對於他這個後金貝勒,曹文詔、王應暉二人,都是主張押送京城獻俘,讓朝廷千刀萬剮,以換取皇帝的賞賜。
只是一個貝勒,能換來多少的賞賜?
是銀元一千,還是爵位一級?抑或者封妻廕子,最了不得,就是加官半級或一級,如從副總兵升到總兵,總兵加封龍虎將軍或建威將軍頭銜,然後就基本到頂了,至於提督、總督之類的,是隻有文官才有資格擔任的,他們就別想了。
即再怎麼立功,上升空間也非常有限。
何況還是三位總兵來分潤這個功勞,那得到的賞賜就更有限了。
而曹文詔、吳襄、王應暉三人當中,曹文詔的武力值統兵能力是最強的,是個較為純粹的武夫,王應暉沒什麼突出的優點,但比較均衡(也可以說是平庸)。
吳襄卻是經營方面的天才,帶兵打仗方面他可能是個渣,但他絕對是一位極優秀的商人,關寧軍中,就他吳家的各項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置辦無數產業,故而吳家家丁的待遇是最好的,裝備戰鬥力也都不弱,加上有個非常能打的兒子吳三桂,兩方面因素下,關寧軍中,就逐漸的以吳家為首了。
這次面對碩託這個高價值的俘虜,吳襄的商業頭腦立刻就轉動起來了,他認為現在遼東缺糧,建奴若得不到糧食供應,只會鋌而走險,就是不打大明,也會進攻蒙古或者朝鮮,總會尋求一條出路,不可能坐以待斃活活餓死。
既然如此,還不如跟建奴建立合作,賣點廉價的粗糧給他們,但是得把遼東的優質木料、野山參、東珠等資源帶過來換,如一顆樹換十斤糧食,一株野山參換二十斤,一顆上等東珠換五斤,反正有什麼高價值的資源,都能拿來換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