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八月十八日。

許家莊,海港城。

白堡內。

這幾天許遠在為一個事情而煩惱。

美女。

足足二十位的來自朝鮮國的美女,前幾天被海運貨船送到了海港城,作為戰利品的身份。

雖然在顏值方面,個個稱得上清秀標緻,身段誘人,讓人不得不表揚一句:海軍陸戰隊小夥子們的審美線上,非常不錯。

“胡鬧,這是在瞎胡鬧!”

許遠還是發了一大通的火,狠狠批評了一頓,讓人下達指示,給營長張富貴記了一過,要求他不得再犯類似錯誤。

因為這些朝鮮美人,乃是朝鮮王宮內的女人,有三個是那國王李倧的嬪妃尚宮,十六個屬於普通宮女,還有一個是公主。

其實戰爭的本質就是暴利和掠奪,從戰敗者哪裡搶些美女過來天經地義,大明的孝宗皇帝朱右樘,其生母紀氏,就是一個蠻族土官的女兒,戰敗後被送入宮中。

便是某些官員犯了不可饒恕的大罪,其妻女的下場就是充入教坊司,淪為娼妓,可謂十分悲慘。

而華夏曆朝歷代都是如此,女人的地位一直很低,戰爭期間則更悲慘,根本就是財產、附庸的性質,乃至淪為食物。

所以從這些傳統來看,張富貴等人的做法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女人也是資源的一種,而搶奪資源天經地義。

問題是這些朝鮮美人不是普通女人,是宮女妃嬪,一旦霸佔擁有了這些女人,那意味著什麼?

僭越!

是意圖染指皇權的象徵。

而許遠沒什麼當皇帝的想法。

送這二十個的朝鮮美人給他,簡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會引起無數不必要的猜測與懷疑,增加無數的猜忌和防範,明顯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不要。

這些朝鮮美人他一個都不會要,就算個個美若天仙都不能收,不然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

故而處理的方式是,給了她們每人500銀元,放了她們自由,她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找什麼物件就找什麼物件,總之,她們這些女人全部得到了‘解放’。

而許遠的這個處理方案,經過《東方時報》的報道,加之這些朝鮮美人拿到錢後,全都做出了留在海港城發展的決定,還打算合夥創業,開一個泡菜餐廳……這頓時成為了一個正能量的宣傳桉例,為大明輿論場所熱議。

但出於意料的是,大部分的男性讀者,都對許遠的做法不以為然,認為他是‘假清高’,是不是某方面能力不行。

不過在廣大的女性讀者群體中,卻得到了極高的評價:

“這位許莊主,他懂我們女人,他知道我們最想要的是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我就碰不到這樣的好男人?”一位青樓名妓捧著報紙痛苦。

“自由是男人們唾手可得之物,卻是我們女人畢生追求都得不到的東西啊。”

“恨不能成為那二十位朝鮮美人之一。”

“給人自由選擇的權利,這便是真正的人道主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