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下午。

紫禁城,文華殿內。

崇禎皇帝朱由檢,與內閣首輔溫體仁、次輔吳宗達和大學士王應熊、錢士升、何吾騶等大明最重要的核心大臣。

另外旁邊兩張沙發式軟椅上,也坐著兩位德高望重的已經致仕的老者——孫承宗與徐光啟(去年徐光啟大病一場,為許家莊神藥所治癒,但仍比較虛弱,無法參與朝政),今天他們被特意請入宮中,共同商討著一件大事。

話說是商討什麼大事?

自然是討論他們每人手上拿的一份《東方時報》,討論這份報紙的意義和影響,討論朝廷該如何應對。

至於報紙的內容,他們全都看了,都沒有多少的閱讀門檻與障礙。

再就是震驚。

無比的震驚!尤其是皇帝朱由檢,更是感到羞惱、憤怒乃至恐懼。

這份報紙所描繪的那個小冰期簡直太可怕了,什麼南澇北旱,糧食全面減產,大明百姓該怎麼辦?

還有這個世界果真有如此廣闊麼,世界地圖上,大明怎麼才佔據區區一隅之地?

遠在數萬裡之外的西方列國發生的事,許家莊怎麼了解的也這麼清楚,連前因後果都能講個頭頭是道。

大明的人口、經濟、人均壽命、男女比例等資料,為何許家莊能調查的如此詳細,比大明朝廷還了解的細緻透徹,令人細思極恐,幹什麼?許家莊這麼挖空心思的瞭解大明,究竟想幹什麼?有何圖謀?

至於大明的海貿商人,每年透過外貿賺取1500萬銀元,幾乎比得上大明的全部財政收入,這讓朱由檢感到眼紅和嫉妒,海禁之策被破壞了個千瘡百孔也就算了,為什麼那些海貿商人,賺到這麼多的錢,一分都不上繳朝廷?完全把朝廷當成空氣了麼?這種非法商貿行動,還想持續到什麼時候?

等等等等。

總之閱讀這份報紙的過程中,皇帝朱由檢心裡湧起無數情緒,好幾次都想報紙給撕了,覺得裡面全是假的,瞎編的,是許家莊忽悠人的,完全不可信。

但……

朱由檢最終還是信了兩三分,因為論大明帝國的瞭解,絕對沒幾個人能超過他這個皇帝對吧,他都無法從《東方時報》裡列出的那些資料,看出太大的謬誤出來,反而不斷的印證自己腦中的一些東西,又想到許家莊那神鬼莫測的能力,哪怕朱由檢想極力否認,也無奈的發現做不到。

因為這叫自欺欺人!

只得叫上幾位內閣大臣,連皇兄的老師孫承宗跟博學的徐光啟都請了過來,讓他們幫忙參詳一番,思索應對之策。

“陛下,這個報紙就是在妖言惑眾,當立刻禁之!”

首輔溫體仁道:“如今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而陛下英明神武,一代聖主,今年定會風調雨順,各地都會大獲豐收,出現遍地祥瑞之景象,所謂的小冰期乃是無稽之談,不值一駁,自會證明其是個笑話。”

“不錯!”

次輔吳宗達道:“這個報紙就是在製造恐慌,天意難測,一介商人也配窺探天數?就算會有災難,也是降臨到倒行逆施的許家莊頭上,大明只會不斷向好,陛下只要虛心納諫,宵衣旰食,專心國事,自然會國泰民安,得到上倉護佑,也只有許家莊這類的無德之勢力,會擔心什麼小冰期。”

“陛下,《東方時報》蠱惑人心,編造謠言,已致大明多地人心惶惶,流言四起,必須全面封禁,焚而燒之,不得再讓片紙流傳開來。”大學士錢士升道。

“《東方時報》內容雖有些可取之處,但簡體字、白話文、標點符號等,與大明格格不入,更無半點的聖人微言大義,若不禁止,日積月累之下,儒門根基定然危矣!”大學士王應熊找到了更重要的攻擊點,看出了更深層次的威脅。

“非熊說的沒錯,不管《東方時報》內容是真是假,但不用我大明標準之文字,就必須禁之!”大學士何吾騶贊同。

聽到他們的這些觀點。

贊同。

朱由檢內心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因為這個《東方時報》的威脅顯而易見,他也想封殺了之,哪怕裡面有無數的乾貨。

但真要是有能力想禁就禁,那可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