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金龍牌腳踏車投產(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六年,二月底。
海港城,輕工業區,第一腳踏車生產廠。
這天,許遠帶著多名的高層人員,前來進行視察,出席了第一批100輛金龍牌腳踏車批次下線的剪綵慶祝儀式。
許遠對這座腳踏車廠十分重視,從廠房的選址建設開始,就非常關注工廠的建設進度,工人的培訓進度,研發團隊的研究進度,並且先後投入了近10個億的資金,從現代社會採購了各種各樣的機床裝置、生產加工裝置、流水線裝置,甚至是原材料等,缺少什麼就提供什麼,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腳踏車在明末世界的本地化生產。
包括研發人才的本地化,技術工人的本地化,大部分原材料的本地化。
最終生產出幾乎不依賴現代社會的腳踏車出來,不說實現100%的本地化自主生產,也要把依賴度大幅的降低。
那麼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被命名為金龍牌的腳踏車也成功量產了出來,許遠最初設定的目標都實現了麼。
寬敞的工廠廠房中。
對著組裝流水線上,一輛輛的半成品腳踏車。
廠長曾孝平親自為許遠介紹道:
“莊主,構成一輛腳踏車的零件,大大小小約有300多個,但我們經過設計上的簡化,在對腳踏車使用功能影響不大的前提下,去除掉部分的零件後,成功減少到了153個。”
“原材料方面,也儘量尋找本地化替代,並與鍊鋼廠那邊合作攻關,冶煉出了效能達標的錳鋼和彈黃鋼。”
“再利用切削機床、衝床、鑽床、拉絲機床、鐳射加工機床等先進裝置,加工出了所需要的各種零件。”
“到目前為止,組成金龍牌腳踏車的153個零件中,錳鋼車架實現了自主生產,28寸輪轂實現了自產,還有輻條、剎車片、車鈴鐺、齒輪盤、腳踏、擋泥板、彈黃坐墊等150個零件,都成功實現了自主生產!”
“僅剩下滾珠軸承、鏈條、橡膠輪胎,這3個零件,暫時還無法實現自產,但只要給我們時間,並解決了橡膠的原材料供應問題後,我們一定能攻下這三大核心零件,造出百分之百自主化的腳踏車!”
《極靈混沌決》
曾孝平一臉自信的說道。
許遠則被嚇了一跳。
153個零件,能自主生產出150個,從零件數量的層面看,自主生產率已經達到98%的誇張程度了。
這已經非常不錯,相當可以,遠遠超出許遠的預期了。
剩下的滾珠軸承、鏈條、橡膠輪胎這三大核心零件,在現代社會的採購價格並不貴,下跑量訂單的話更便宜,他不需要花多少的錢,就能購買幾十萬、幾百萬件,佔據的倉庫空間也不大。
“夠了夠了,這三個核心零件,你們暫時不用急著攻關,我這邊會給你們大量提供,你們接下來工作的重心,是想辦法提高金龍牌腳踏車的產能,流水線的產量越大越好,也不用擔心銷售不出去,不管你們一年生產出十萬輛、百萬輛,全都能賣得出去,只管開足馬力的生產就行。”
許遠大手一揮,一臉豪情的道。
“莊主,目前有幾家配套零件廠的產能有限,零件合格率也不是很高,我估計,現在的產能只有每週五百輛左右,後期會增加到一千輛,但要想繼續提升,就有些困難了,必須得再採購一些機床裝置。”
曾孝平苦笑道。
每週生產千輛。
那麼一年的產量就是五萬輛,對比大明兩億左右的人口基礎與消費能力,這個產能暫時是完全夠用了。
“成本呢,製造這麼一輛金龍牌腳踏車,生產成本大概是多少?”
對著一輛外形鋥光瓦亮,已組裝完成的金龍牌腳踏車,許遠又問道。
“除三大核心零件外,造這麼一輛腳踏車,各方面的成本加起來,大概要50銀元,等產能提升,效率提高,成本可降低到30銀元左右。”廠長曾孝平身旁的一位工程師回答道。
“還行,這成本控制的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