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文官們的彈劾(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宮內氣氛如過年一般,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笑容。
便是那些平時活的小心翼翼的太監宮女,膽子也都變大了些,不必擔心因犯小錯而受重罰,就算因馬虎大意不小心弄出一些失誤,管事太監最多責備幾句。
哪怕是住在冷宮裡的罪妃,被罰到浣衣局洗衣的宮女,也在伙食條件上得到了改善,發下了一些取暖的煤爐煤炭,甚至有賞錢若干。
而這就是勝利帶來的變化。
當一個機構單位或國家系統,在不斷取得勝利的時候,統治者管理者都會頗顯大度和仁慈,而如果經常是失敗的噩耗的話,統治者往往苛刻、暴戾、格局狹小,變成可怕的暴君都有可能。
因為人性往往就是如此,不能對外取得勝利,那就只能對內重拳出擊了,而以前的崇禎就是這樣的性格,受到不少詬病,但這不是他一個人的缺點,不過是相當一部分人的共性罷了。
現在流寇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創。
去年制定的剿賊戰略,已提前實現了一大半,上千萬的錢糧卻還剩下不少,拿去繼續圍剿殘餘的流寇,肯定綽綽有餘,中原流寇這股大患,算是基本得到了根除。
大明三大巨患,只剩下建奴、許家莊。
三座大山成功解決一座,只剩兩座。
朱由檢如何不感到高興和放鬆?
不過……
他也就高興了兩三天的功夫。
正月十二的早朝上。
朱由檢就被文官們的集體彈劾給打懵了。
而被彈劾的主要物件,不是他這個皇帝,也不是被經常針對的許家莊,而是楊御蕃、王洪、鄧玘這三位朝廷總兵,與大名知府兼天雄軍治軍按察使盧象升。
怎麼回事?
這幾位總兵將帥,明明打了一場大勝仗,為什麼會遭到彈劾?
“陛下,太行山大捷,根本不是如前線所奏的那般狀況,而是三位總兵與盧象升,勾結許家莊進行合作,由許家莊出錢、出物資、出兵甲,三位總兵與盧象升統率的數萬兵馬,甘願墮落淪為商人打手,受到許家莊的驅遣,不僅大肆抓捕俘獲流寇,還大量抓良冒功,把太行山內的山民百姓盡數抓光,全部以青壯三十銀元,老弱婦孺十銀元的價格,賣給許家莊作為礦奴,所謂的殲滅五十餘萬流寇,其實是抓了五十多萬的良民百姓,這才是這場大捷的真相啊!”
“楊、王、鄧三位總兵與盧象昇天雄軍,不思忠君報國,反生貳心,受許家莊蠱惑驅使,以打擊流寇之名義,行販賣人口,戕害士紳百姓之事,迫使數十萬良民為奴,太行山之地,無數士民嚎哭,無數村舍絕戶,欺民欺君,罪大惡極啊!還請陛下派官員徹查此事,解救黎民百姓於水火!”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勾結商人,戕害士紳百姓,抓良冒功,楊、王、鄧等總兵所做所為,樁樁件件觸目驚心,如同謀反,請速速將他們召入京中,拿下審問,治軍按察使盧象升也一併拿下!一旦證實他們與許家莊有所勾連,當嚴刑峻法,以謀反罪誅三族,抄家產!”
“賊亦赤子,不可否認三位總兵是剿除了一些流寇,立了些許功勞,但多數仍是普通百姓,是忠於陛下的良民赤子,如今卻淪為了許家莊的礦奴,若不妥善處置,朝廷將民心喪盡,後患無窮啊!”
“陛下,請派出得力干將徹查,絕不可姑息養奸!”
“許家莊今日收買朝廷兵馬,明日就可收買百官,宮中禁衛,收買走我大明的江山,此乃更卑鄙險惡的田陳代齊之計啊。”
“若不嚴懲這些背叛朝廷之輩,大明社稷危矣!”
“請陛下派人徹查,如若屬實,必嚴懲勾結許家莊者!”
“……”
朝堂上,文官們發動了最激烈的彈劾。
並且提供了不少驚天爆料,證實許家莊摻和到了這場戰爭之中,而且起主導作用,以區區商人身份,以金錢物資作為引誘,居然讓數萬的朝廷精銳大軍,乖乖的成為了許家莊的鷹犬棋子,為許家莊的利益而服務,讓大明的數十萬良民百姓淪為了受害者,導致太行山區成為了無人區。
震驚。
崇禎極其的震驚。
雖然文官們掌握的證據還不是特別充分,但已展示了大量的蛛絲馬跡,具有了足夠的說服力,而且邏輯上也說的通。
一個青壯三十銀元。
一個老弱婦孺十銀元。
面對許家莊拿出的如此可觀的真金白銀,朝廷大軍豈會不積極表現,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所謂的太行山大捷,看來存在巨大貓膩,即便流寇是遭到了巨大的打擊,但這樣的勝利是崇禎想看到的麼?
最大的受益者難道是朝廷,而不是許家莊麼?
五十多萬的良民百姓啊,全部淪為許家莊的礦奴,這難道不是大明的損失麼?站這個角度來看,太行山大捷是屬於許家莊的大捷,於大明卻是一場實打實的大敗!
想到這裡朱由檢坐不住了,原本滿心的歡喜現在消散的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