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七月十八日上午。

海港城,海邊造船廠,甲字號船塢內。

一艘造型奇特的木殼船,正坐在船塢正中的凹型鐵軌上,其船長度為95米,型寬為12米,採用橫骨架式帶減搖鰭寬船底構造,最大吃水深度4.5米。

空重為900噸。

滿載排水量1850噸。

這艘船給人最深的第一印象是,它上層結構十分簡潔,除了一根粗壯的圓形柱子,沒有傳統海船的木桅與船帆結構。

船底尾部還有個碩大的四葉螺旋槳。

至於它靠什麼在海上行駛,作為動力,自然是一臺許遠從現代社會定製購買的三缸往復式蒸汽機。

這套蒸汽機的體積不大,把燒水鍋爐、煙囪、管道、三缸發動機全加在一起,也就75立方米的體積,總重還不到50噸,卻能產生最大7000馬力的驅動功率,以及50KW的發電功率。

完全可驅動著這艘千噸級的木船,在滿載貨物的情況下,依然跑出近二十節的航速(空載更快)。

使用的燃料則是加工成黃豆粒大的高熱無煙煤,特殊情況下可以給鍋爐燃燒室匯入高壓富氧空氣,讓蒸汽機功率再提高15%,跑出更快的航速。

不過它的經濟航速是15節左右,燃煤倉庫最多裝煤250噸,最大經濟航程不少於3500海里(1海里=1.852km)。

因為這艘建造出來的目的是用於載貨的貨船,還沒有進行實際的海試,具體的效能引數未知,但是在現代社會,許遠找到的那家民營動力研究機構,提出自己的需求,承諾提供三千萬研發經費,以及在研究出效能達標的蒸汽機後,會以不低於200萬/臺的價格,採購百臺以上後。

那個只有七人的動力研發團隊,全都是博士學歷的頂級人才,只用短短三個月,研發經費才花了一半,就把效能達標的三缸蒸汽機擺在了許遠面前,為他這位大客戶介紹道:

“老闆你提出的目標是,在整個動力系統重量不超過五十噸的情況下,輸出不小於5000馬力的驅動功率,老實說這個目標定低了,我們在重量不超標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大動力輸出7000馬力+50KW發電功率,另外在5000馬力的經濟工作狀態下,實現熱效率30%,老闆你不要覺得30%的熱效率低了,許多的低端柴油機也就這個熱效率,我們藉助各種數學最佳化軟體,已經不斷最佳化到接近極限了。”

“跟一兩百年前的古董蒸汽機相比,你們這款蒸汽機領先了多少?”許遠問。

“別拿那些垃圾侮辱我們的心血!”

這位研發團隊領頭人苦笑的道:“一兩百年的蒸汽機,熱效率最多3%,撐死了10%!但現在是什麼時代,我們做的蒸汽機,零件都是用數控機床加工出來的,精度做到了十微米級,用的合金材料效能、潤滑油品質,軸承、密封圈、管道閥門件的質量,全都提高了不知多少個數量級,我們還有專業的彷真軟體進行最佳化,電腦最佳化十分鐘,等於那些古董蒸汽機進化一百年,別比了,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

“好!這款蒸汽機,我要下單三百臺,但能不能給個更優惠的價格。”許遠點頭道。

噗~!

這位領頭人一口茶水噴出來,整個人完全呆了,蒸汽機這種早被淘汰的動力裝置,一下購買三百臺,這遠遠超出興趣愛好的範疇了吧?

不過他跟團隊成員們討論一番後,定下150萬每套的價格,因為製造成本只要百萬左右,等後期產量上去了,利潤率還會更高。

“成交!”許遠爽快的跟他們簽下了訂購合同。

而離開那個動力研究機構時,那七位博士級的人才,十分熱情和戀戀不捨的送許遠出了門,許遠被他們灼熱的目光看的發毛,這不像是看待大客戶的目光,而是看待狗大戶的眼神。

但不論如何!

動力方面的問題算是解決了。

其次,這艘被命名為‘海運1號’的大型貨船,還有一個僅從表面看不出來的重要特點。

那就是堅固。

它的堅固程度,要遠比普通木船強的多。

因為它所用的龍骨,不是常見的鐵犁木、松木或香樟木,而是來自現代社會的5052標號的船用鋁合金,再透過焊接工,把一根根的鋁合金材料,焊成了一套完整的龍骨,不僅輕便,船體結構強度更是大幅度的提升,遠遠超過傳統木製龍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