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月中旬開始,一直到二月底。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

海港城招工的數量,突破了3萬、5萬乃至超過了10萬,平均每天招募工人近萬。

附近五十里範圍內的農民、漁民、鹽工、手工業者,幾乎全部來到了海港城,成為了這個大工地上的工人。

他們中有男人有女人。

年齡最大的有四五十歲,年齡小的只有二三歲。

有的年輕力壯,有的不具有勞動能力,還有拖家帶口舉家逃難而來的。

情況與組成非常的複雜。

但不管是什麼情況。

只要有手有腳,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海港城都會給其安排一份工作,哪怕是在廚房幫忙洗洗菜,或者去海邊撿點海貝海鮮,負責掃地掃廁所等,都屬於正式工作。

實在沒有勞動能力的,只要證明是工人的家屬身份,每天中午也管一頓飯。

故而對於周邊的人口,海港城幾乎可以用“來者不拒”形容,只要來了都會得到安排。

只是招工十多萬人,將附近半徑五十里內的青壯人口盡數吸引,光一天三頓飯,就不知得消耗出多少糧食,每天要支付的工錢也超過千萬文,相當於上萬兩銀子。

加上其他的開支成本,平均每天的消耗,至少要3萬兩銀子。

這還不包括許遠從現代採購的各類物資,其中僅柴油每天就要消耗上百噸,價值近百萬。

話說許家莊有幾百臺的工程機械,有3萬多的青壯,加上各種先進的現代樣式工具,修建一座海港城,完全沒有問題,一年左右就能完工,為什麼還要大批招工,又從周邊吸引了十多萬人過來?

這些人提升工程進度的作用有限,最多與一百來臺的工程機械相當,帶來的額外開支卻不小,許家莊為何要這麼做?

“只要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將原本被地主士紳,被鹽商鹽梟控制的人口,吸引到我們這邊,等我們與鹽商利益集團爆發激烈利益衝突的時候,他們就算想找海港城的麻煩,至少在周邊五十里範圍內,他們找不到大批的人手可用,只能親自上陣跟我們拼命。”

“但我們的海港城,有3萬多訓練有素的青壯,還有10多萬的工人可用,人數有十幾萬,拿把平時幹活用的鋼鍬、鋼鎬,就是非常不錯的戰鬥力,再加上1000的精銳護莊隊員,鹽商鹽梟們不說是親自上,就是鼓動朝廷派出了十萬精銳大軍,也不可能拿下我們的海港城,因為我們佔據了多方面的優勢。”

“以眾為本,最廣大的貧民百姓,才是數量佔絕大多數的一方,只要能把他們爭取到我們這邊,不管多麼強大的利益集團,都會迅速土崩瓦解,淪為孤家寡人,我們雖然多付出了每天幾萬兩的成本,但嚴重削弱了對手,讓己方立於不敗之地,較之於讓這些貧民百姓成為對手的炮灰,拿來攻擊我們,不知省了多少的麻煩。”

“把潛在對手搞的少少的,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這是給對手的釜底抽薪之策,是我們自己的永勝不敗之策。”

至於銀子這個東西,賺起來太容易了,與最重要的人相比,根本不必感到肉痛。

高層的會議室裡。

對於許遠這套的理論和觀點,自然是一片贊同與叫好。

“妙,妙啊,只要爭取到大多數人的民心,就立於不敗之地,自古至今都是這個道理啊。”

“沒錯,現在如皋縣靠海的鹽工、鹽戶,差不多都跑到我們的海港城打工了,等我們的製鹽廠辦了起來,鹽商們想採取武力,也煽動不了多少鹽工了。”

“鹽工們圖的只是養家活口而已,怎麼會替壓迫他們的鹽商鹽梟賣命,就算他們被煽動起來了,我們只要給他們開出更高的待遇,他們說不定會當場倒戈到我們這邊。”

“不錯,莊主大人說過,這世界一切的問題,其實都是經濟問題,這再有道理不過了,只要有朝一日,我們掌握了幾百萬幾千萬的莊民,招募了無數為我們工作的工人,創造了更多的財富,這個世界就算皇帝高高在上,但說話算數的也是我們了,因為最重要的‘人’在我們這裡,別人再怎麼仇視敵對,但人數不如我們,財力物力不如我們,生產力遠遠不如我們,又能奈我們如何?”

“不必再有任何顧慮了,鹽商們翻不了天!加快進度先把製鹽廠開辦起來吧,增加一條新的財源,另外許家莊掌控的人口快超過三十萬了,糧食可能會面臨不足,為預防萬一,我們要停止對外售糧,再想辦法採購一些糧食。”

許遠最後說道。

……

三月一日。

揚州城,鹽商會館。

二樓的一間大廳內,揚州城裡凡是有頭臉的鹽商,今天齊聚一堂,商討著一件足夠讓他們感到焦慮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