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錢澄之的觸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積雪深厚,道路難行,每一步都走的頗為艱難。
好在許家莊距離縣城並不遠,就十幾裡而已,速度再慢,兩個時辰也到了。
“許莊主,請救救災民吧!”
許家莊內,見到許遠,錢澄之、孫臨二人便深深一揖,發出懇求。
聽他們講述完關於縣城內的情況。
許遠相當驚訝,因為住在城裡的,一般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房屋質量也會好很多,受災不至於特別嚴重,結果倒塌了上百間房,受災上千人。
許家莊11座集體莊園周邊的村鎮有上百個,倒塌房屋與受災的人口,卻相差不多,但只要往許家莊的難民收容站一住,災民就得到了安置,目前情緒大多穩定,傷者也得到了醫療人員的救助。
只能說縣城裡的那些官員士紳,從來沒有防災救災的意識,每天只顧著吟詩作對、風花雪月,頂多在詩文中憂國憂民幾句,以此體現他們的良心,實際行動幾乎沒有。
可以稱之為詩文救災,跟現代社會某些慈善晚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連李家這樣的興化第一世家,不是沒有能力救災,不是不想拯救災民,只是不敢當那個出頭鳥,不敢去做極少數的好人,承受不了做好人的代價,必須城中大戶一起捐款才行。
“密之,莊裡的十五臺雪橇拖拉機全部歸你調動,帶上一批的糧食、罐頭、燃料跟衣物,去縣城救災吧,不管多少災民,最好全部救下,暫時安置到收容站裡。”
許遠讓人把方以智叫了過來,將救災的任務交給了他。
“是,我馬上就去!”方以智點頭,馬上行動了起來。
“我跟密之兄一同前去。”錢澄之跟了過去。
孫臨自然不會落下,必須跟過去搭把手。
……
許家莊派出的救災隊很快抵達了縣城,卻在城門口遭到城門衛阻攔,就是不允許許家莊的人員進城,若不是拖拉機嗡隆隆的前進,做出要撞開城門的架勢,只怕一時片刻進不了城。
然後是清空出一片場地,花錢招募了一些人手。
數口大鐵鍋支了起來,底下燒著木材,有的在熬生薑湯,有的煮粥,還有實在餓的受不了的災民,則發下去餅乾和罐頭,立刻填一填肚子。
最重要的還是防寒取暖,於是一件件的厚實棉襖發放了下去,孩童老人則被優先帶到火堆前取暖,還有一些傷者,也很快得到了處理和救治。
做了初步的救助之後,再就是把沒有住所的災民,透過雪橇拖拉機,一批批的運送到難民收容站,正式的安頓了下來。
一直忙活到半夜三更。
近千災民,除少數扛不住凍餓而死,有818人得到了妥善安置,算是活了下來。
這整個的救災過程中。
不僅是其他救災隊員,便是主要負責指揮排程的方以智、錢澄之、孫臨三人,也都快要累癱了,嗓子都沙啞了,全都累的夠嗆。
但感觸最深的卻是錢澄之,他第一次看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第一次開始陷入反思:對於這樣的殘酷世道,聖賢道理、道德文章真的能管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