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議定加徵(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內帤裡的錢花完了。
國庫裡也幾乎空的能跑老鼠。
但大明這個國家還是要維持運轉下去的。
朝廷官員的俸祿要發,山、陝的流寇要繼續剿,九邊軍鎮的防禦能力更不可能放棄,關寧錦防線每年幾百萬兩的軍費更是一分不能少。
還有優先順序已經靠後的宗室俸祿,事關皇族顏面,或多或少的也要發一點。
錢。
以上這些都需要錢。
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花錢!
許家莊借給朱由檢的那一百萬塊銀元,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片刻緩解作用都起不到,因為還欠了無數的欠賬。
怎麼辦?
東暖閣內。
“加徵,只能是加徵遼響啊陛下!”
內閣首輔周延儒道:“不加徵無法解決朝廷沒錢的問題,不早點加徵形勢只會愈發敗壞,如同人生大病,早些用藥,總好過積重難返。”
崇禎朱由檢猶豫的道:“真要加徵麼?黎民百姓負擔已是極重,不能再加派了,加徵商稅如何,朕問過許家莊的商事代表蘄春年,他說收商稅沒問題,甚至可以加徵,但要一視同仁,天下商人一體納稅,不然許家莊不會響應,諸位臣工,既然商人數量少,又多居住城中,更易徵稅,何不加徵商稅?”
對商人加稅行不行,這個問題,朱由檢確實親自問過蘄春年,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商稅完全可以收,經商利潤頗高,別說是三十稅一,就是十稅一也能承受,大不了給商品加點價罷了,可以把負擔轉嫁給消費者,不像田稅的徵收物件農民,一旦負擔過重,那是真的要餓死人,最後不得不殺官造反。
可以說收商稅遠好於加徵田稅。
然而一提起商稅。
“陛下,商稅收不得啊,只要一收,貨流不通,物價便會飛漲,百姓負擔更重,不會再把南方的糧食運到北方,缺糧的北方將遍地餓殍,京城都會無糧可用,這是殺雞取卵、飲鴆止渴之策啊。”
“只增田稅,百姓的負擔只增三厘,無傷大雅,若是收了商稅,轉移到百姓身上的負擔就是三分了,根基損傷更重。”
“陛下我大明商人的背後,大多是官員士紳宗室之家,便是陛下都有多間的皇店,這些都屬於商,試問這些店,稅吏敢不敢去收稅?敢不敢做得罪權貴之事?”
“陛下要加商稅,那就單獨給許家莊加稅好了,他們的貨物多來自海外,售價本就高昂,不是百姓生活之必須,價格漲十倍百倍,也不會影響百姓生活,是最合適徵收商稅之物件。”
“不錯,許家莊日進斗金,錢多到邀買民心,賄賂陛下,再不遏止,必成禍患矣!”
溫體仁、何如寵、錢象坤等閣臣紛紛勸諫道。
面對閣臣們的集體反對。
理由觀點也冠冕堂皇,居然挑不出什麼漏洞出來,似乎只要一收商稅,這天下就要完蛋了。
像是在欺負他朱由檢沒有見識,不太懂商業之事——雖然他確實不是很懂。
但對於只在許家莊頭上收商稅這個明顯雙標的餿主意,他朱由檢肯定是不會採納的,他還沒昏庸到閣臣們說什麼他就信什麼的程度——雖然他也心動了一下。
總而言之。
這場會議進行到最後,在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都討論了一番,結果在閣臣們的論證下,只有加徵田稅這一法可行後。
“加吧,加徵遼餉三厘,早加早結束!”
朱由檢憋紅著臉,不得不說出這句話語。
“陛下聖明!只要陛下有心振作,百姓稍稍忍耐幾年,加徵一定會取消的。”
“是遼餉會全部取消。”
“五年,不,六年,最多六年,我大明就會開始休養生息,十年便會進入崇禎盛世。”
眾閣臣紛紛進行安撫,給年輕的君王畫餅,讓朱由檢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而東暖閣內的這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