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辛縣令的貪婪(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在興化縣內,不只是許家莊園取得了大豐收。
因為今年還算風調雨順,加之高產農作物的大量推廣,今年整個興化縣都取得了糧食豐收。
出現了過去數十年都沒有出現過的好光景。
家家戶戶都堆滿了餘糧。
只是跟許家莊園相比,那些地主們的土地,少數自耕農的土地,糧食增產普遍只有二三成而已,就算也用了高產良種,水稻畝產最高就四五石而已,土豆、紅薯的畝產只有十幾石的樣子,就已經讓他們笑的見牙不見眼了。
但許家莊園呢?
水稻畝產十石。
土豆畝產四十多石。
紅薯畝產三十多石。
以合計不過6萬畝的田地,產出127萬石多的糧食。
而整個興化縣的百萬畝良田,總產糧估計就三百萬石不到的樣子,合計佔地約15萬畝的十一座許家莊園,以六分之一不到的耕地面積,收穫了佔比超過40%的糧食。
又以許家莊園登記在冊的14.8萬的人口,單單八月份收穫的主糧,平均下來,每人就可以分到8.58石之多,相當於人均536.25公斤,足夠吃飽吃好。
而如此耀眼的豐收成績,許家莊園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大肆的廣而告之,舉辦了隆重的慶祝活動,給表現良好的莊工予以表彰獎勵,評選出了上百名的勞動模範,獎勵銀元五十、磚房一套、肉二十斤,號召所有莊工都向他們學習。
駕駛收割機連續奮戰十五天,平均每天只休息六小時的張谷豐,就站在這些勞模代表之列,手裡捧著勞模榮譽證書、房產證的他,聽到臺下的鼓掌聲,聽到家人們的歡呼聲,眼眶又忍不住溼潤了。
他覺得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突然覺得自己還算年輕,應該活更長的時間,努力拿更多的勞模證書,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他最少最少,都要幹到六十歲以上才行。
臺下的無數觀眾中,許多前來看熱鬧的莊園周邊的自耕農與地主家的佃農們,則一個個眼紅羨慕不已,私下裡嘰嘰喳喳的熱烈討論:
“早知道加入莊園這麼好,俺也應該申請加入的。”
“我上了李舉人的大當了!他說集體莊園就是個陰謀,加入了後,田地全部歸了莊園,銀子也會全部收上去,還得拼命給莊園幹活,比牛馬還要辛苦,等於賣身為奴,誰知……我被李舉人騙了!”
“本來我都打算把地賣給莊園了,但宋秀才讓我投獻於他,說只收我三成地租,還汙衊說加入了許家莊,不光地沒了,還吃不飽飯,不好好幹活還會捱打……狗日的宋秀才,竟如此矇騙我!”
“現在申請加入許家莊,不知可否同意?我後悔了,還是加入莊園更好,當初我鬼迷心竅,就是不願意賣地,哎!”這人用力拍打自己腦袋,悔不當初。
“許家莊園不是想加入就能加入的,之前是莊園求著你們,現在你們求著莊園也沒用了,至少這段時間,莊園是不會進行擴張的。”這位莊工揚起下巴解釋道。
“可否通融通融?”
“李舉人害我不能加入許家莊,我要跟他拼了!”
“宋秀才這個狗日的,我要他賠我不能加入莊園的損失!”
“這些讀書人的話都是騙人的,我們絕不能再相信他們了。”
這些農民頓時對那些秀才、舉人老爺,恨的咬牙切齒。
……
興化縣,縣府衙門。
許家莊農業大豐收,收穫糧食上百萬石的好訊息,在興化縣內傳的沸沸揚揚,在揚州府內也是人盡皆知,引發熱議。
自然而然。
這個訊息,不可避免的也傳入到興化縣新知縣辛士奇的耳中(上任縣令黃逸已升任他方)。
議事房內。
“恭喜大人,許家莊大豐收,今年本縣的秋稅催科,定能足額完成,拿上上等的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