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新兵張大毛(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進入六月。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降雨增多,田地的青苗都抓住機會快速生長。
許家莊外。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跑起來,都給我跑起來,誰都不許掉隊!”
“落到最後一名的,只能吃剩飯剩飯,還得打掃廁所,洗所有人的臭鞋臭襪。”
“都給我快起來!”
在一旁教官的吼聲中。
上千名的新護莊隊員,都不得不加快了些速度,尤其是落在後面的連隊,為了避免吃剩飯,為了遠離被臭味支配的恐懼,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氣,竭力避免淪為倒黴的最後一名。
新兵張大毛,處於隊伍中間的位置,以不快不慢的速度,遊刃有餘的跑著,作為什長的他,還時不時照料下跑的比較慢的隊員。
張大毛,寶應縣大石鄉西張村人,今年18歲,一位體格壯實面板黝黑的小夥,因為從小就在外面野慣了,故而上樹掏鳥蛋、下河摸魚、進山打野味無所不精,練出了一雙飛毛腿,是新兵中長跑成績前三的存在。
還因為這個特長當上了什長,每月餉銀都多了2塊銀元。
故而每天五公里的長跑訓練,對他真沒有挑戰難度。
只是按照“不拋棄、不放棄”的團隊協作理念,他一個人跑得快沒用,只要出現一個掉隊,其他人就算跑了集體第一名,也是按掉隊隊員的跑步成績算,也得全員吃剩飯、掃廁所,洗臭鞋臭襪子。
真就是眨巴眼的功夫。
猶記得兩個月前,他還是西張村裡不受待見的村溜子,不喜歡下地幹活,不願意幹正事,都十七八歲了,也沒有媒人幫忙說親,把養父母急的不行,都很擔心他娶不到媳婦怎麼辦?
但張大毛覺得自己不是能扛苦活的料,連續在地裡幹幾天、幾十天,他身體真的熬不住。
相反,他帶著彈弓去山裡找一圈,帶著漁網下河摸一摸,或趁著天黑去地主家的地裡轉一轉,再加上快到沒人追得上的跑路速度,經常能吃個肚兒圓,甚至往家裡帶些食物,給四個妹妹吃。
而養父母在地裡辛辛苦苦,一年忙到頭,還經常去外面打短工,也就幾百斤的糧食進項,只能吃個半飽,四個妹妹經常餓的哇哇大哭,個個骨瘦如柴。
若不是他時不時弄點魚蝦野味回家,給四個妹妹吃,才稍稍有了點血色,頭髮不是那麼枯黃。
正因為此,四個妹妹都很喜歡他這個過繼過來的哥哥,都願意跟他親近。
沒錯,張大毛的親生父母,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實在是養不活這麼多丁口,就把女兒送了人,把張大毛過繼到了一個叔叔家中(即養父母),而養父母連續生了四個女兒,不敢再生下去了,便很樂意收養張大毛這個養子,拿他當親生兒子對待,有什麼好吃好用的,都優先滿足張大毛。
這讓張大毛體會到了許多親情,暗暗決定以後要好好報答他們。
只是這幾年隨著他年齡的增大,旱災的頻頻發生,不斷加重的賦稅,家裡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便是河裡的魚,山上的野味,也明顯的減少了,地主們也加強了防備,有幾次深夜去偷東西,差點被逮個正著。
張大毛也開始隔三差五的體會到餓肚子的滋味了。
他意識到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兩個月前的四月份,許家莊要招募護莊家丁,待遇優厚的訊息,不僅迅速傳遍了興化縣,還長了翅膀般,傳到了隔壁的寶應縣,透過鄉里小夥伴們的討論,傳到張大毛的耳中。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