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兩家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著婚事,兩家在當地都算是大戶望族,各個環節自然不能怠慢,生怕是疏耽了哪裡。

因為自家鋪子裡貨物比較齊全,老留信就撿著能用得著各種各樣的準備了一些,打發兵兵給老穆家送了過去。

這個期間,行蘭一直沒耽誤做生意,還是每五天趕四個集,雷打不動。

在兩家的共同期待中,九月九日這個王行蘭和穆東青大喜的日子終於到了。

行蘭的五個兄弟全部在場了,行亮還和表哥兵兵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那個表嫂子給我們娶回來呢?

那個表嫂子,指的依然是和兵兵相好的寡婦。

反正整件事情大家也已經知道了,兵兵也沒有再表現的不好意思,他連忙答應著:快了,快了。

在一陣爆竹和鞭炮聲中,在歡慶的吹拉敲打的樂器聲中,穆家送親的隊伍,擺成長長的一隊到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個提包袱的,這個人需要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包袱裡裝的是新娘子的一些隨身首飾,他還有一個任務,需要一邊走,一邊在路上撒寫著“大吉”的那種紅色帖子,基本上每走幾十步就要撒在路上一張,寓意求大吉大利之意。

吹手和鼓手緊跟著提包袱的,吹奏出歡快吉利的聲樂。

新娘子的八抬大轎緊跟著聲樂隊。變著法的走出各種吉慶的步伐,讓新娘子在轎內悠而不顛。當然,這是賞錢多的原因。

如果賞錢少的,就會像電影《紅高粱》裡面姜文他們抬的那種轎了,能把新娘子顛簸出尿來。

兩個大客分別跟在花轎後面,一邊走還在交談著什麼,是在商量到了酒桌上怎麼喝酒吧,因為當地人都知道宴席上有好多敬酒,大客是需要喝的。

再往後就是抬傢俱的,比如櫃子,箱子,大八仙桌子,小八仙桌子,兀子,太師椅,等等

新被子褥子等都是疊在櫃子和箱子上。所以整個送親的隊伍,抬櫃子的人是最累的。

王家這邊迎親的隊伍分別對應迎上去,孃家來的送親隊伍這才算是基本完成任務了。

新娘子被接近院子後,先在一個板凳上坐一會,這叫“鈍性”,說是脾氣暴躁的,在這個凳子上坐一會,以後成家過日子脾氣會變好了。

接著就是拜天地那一套流程,在拜天地儀式開始的時候,還會有專門的人端出裝有糖塊,栗子,紅棗,花生等的簸箕,捧起來往院子裡撒,寓意花著生,棗栗子(早立子)之寓意。

拜堂完成後,送入洞房,新娘子就頂著紅蓋頭在攙扶下,老老實實的坐在新床的邊上開始進入“當媳婦”的角色,這個角色要持續到晚上老公吃飯後,有鄉里鄉親鬧房的都來了,由老公給揭開共同應對鬧房的人們。

接來送親隊伍後就先入席,喝完茶水後,上來打滷麵,每個人一碗,叫先墊吧墊吧。

王家請的是方圓幾十裡最有名的廚師,席口是按照20個碟子,20個碗的標準,就是一邊上菜一邊吃,吃的少了的空碗碟就趕著撤走,有點像河南洛陽的流水席,但又不盡相同。

送親的隊伍加上王家的親戚朋友還有鄰居,總共擺了30多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