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價高者得(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還是得回到《華音史》專訪結束後。
由於對《陋室銘》的喜愛,楊綢在跟蘇白告別後,迫不及待的自己寫了一副書法。
但左看右看,怎麼看都不滿意,就這種爛字,也配當作書法,也配寫《陋室銘》這種經典傳世之作?
沒錯,楊綢狠起來連自己都罵。
楊綢想到了一個微信群。
這個微信群,是書法協會的微信群。
作為書法愛好者,再加上自身社會地位並不差,楊綢是加入了書法協會的。
這個書法協會,可不像“詩詞協會”那種野雞協會,能加入書法協會的,都是有幾把刷子的。
當代書法公認三大家——傅竹,王鬱,趙夷都在這裡面。
除了這三人,還有其他書法大家,喜歡書法的成功人士,可以說這個書法協會含金量十足。
……
書法協會群內。
“有人沒,我這裡有一篇駢文,急需合適的人寫上一副字。”
楊綢的資訊,打破了群內的平靜。
“想寫哪一首文章,我可以代勞!”
“最近書法上又感突破,再信我一次,這次我一定能寫好!”
“酬勞多少?”
先炸出來到都是小魚,雖然在書法領域都有些名氣,但在楊綢心中,是不夠格寫《陋室銘》的。
“這篇駢文名為《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傅竹@趙夷@王鬱@劉光義@成世儁,文章已經附上,願付五萬酬金……”
楊綢把《陋室銘》發到了群裡,並艾特出來,他認為當世有資格寫這副字的五個人,並願意出五萬塊酬金。
誠然,對於這些人,五萬塊有點微不足道,楊綢也不知道能不能請的動,只能寄希望於《陋室銘》這篇文章的質量,能打動他們。
五萬塊,就當作錦上添花。
這當世書法五大家,一般情況都是高冷人設,很少在群裡說話,但隨著這篇文章一出,也紛紛被炸了出來。
傅竹:“這篇駢文我為什麼沒見過?!!!”
趙夷:“我好像也沒見過,不應該啊,天下間還有我沒寫過的文章?”
王鬱:“老楊你這篇文章是從那本古籍翻出來的?”
劉光義:“老楊,看私聊!”
成世儁:“老劉你滾遠點,別來這一套,敢問這篇文章是哪位大家所作?”
能當的起“書法家”這三個字的,在文采上絕對是不差的。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更何況是他們?
他們一眼就看出了《陋室銘》的不凡之處,這種質量,理應是傳世之作啊,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現在才看到?
難不成是最新的考古發現?
沒人會認為,這篇文章是現代人可以寫出來的,都以為是古人遺傳之作。
“這篇文章作者你們也應該都認識,尤其是老成你,你家還跟他有不少淵源。”
被楊綢點名的成世儁懵了。
我們都認識?還跟我家有關係?難道是我爺爺那輩是文學大家?
這倒是有可能,畢竟別的不說,上個世紀,成家可是文壇之首,認識並不奇怪,只是“淵源”這個詞語……是不是有點不合適?
文人之間的事,怎麼能叫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