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很納悶。

既然不是納蘭性德,那為什麼會有人說自己剽竊?

兩個世界十分相像,要是真有差不多一樣的詩也不奇怪,畢竟這個世界有才華的人也有很多。

有一些地方神似很正常。

但蘇白記得他用這首詩之前,查的一清二楚啊!

別說神似了,連關鍵詞都搜不出來。

“你是不是搞錯了?”

張業成急道:“沒搞錯,部落格上有人指名道姓的說你剽竊他的作品。”

“他說這首詩是他寫的!”

蘇白問道:“他叫納蘭性德嗎?”

“那倒不是。”

既然不是,那蘇白就不用慌了。

蘇白迅速的檢視起事件始末,其實很簡單。

就是一個知名學者在半夜發文,說《誰念西風獨自涼》這首詩,是他幾年前隨筆作品,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被蘇白所佔,而且還註冊了版權。

沒錯,版權在蘇白手裡,但還是被他指證剽竊。

蘇白只要確定將什麼作品問世之前,都會立即註冊版權。

但即使如此,也有人覬覦。

“版權只是證明這首詩的收益屬於蘇白,但並不能證明這首詩屬於蘇白原創。”

這是那個學者的一番話,很矛盾,但又不是沒有道理。

他把版權和創作分為兩件事,巧妙的玩起了文字遊戲。

其實對於文化類版權,抄襲界定一直很模糊。

就像山都被薅禿的許嵩,很多網紅隨便改下調,換套詞,這就是一個原創了,明眼人都能聽出來是抄襲對吧?

但抄襲者就是擁有他抄襲歌的版權。

而這個說蘇白剽竊的學者,來頭很大,叫成世傑。

說起他,可能大部分人沒什麼印象,但說起他爺爺和父親,那絕對是耳熟能詳。

成家,一門兩文豪,成世傑爺爺成養浩,是一百年來能被稱為“大儒”的人物之一,而他父親成迎新,也毫不遜色,種花家文學最高榮譽“妙筆獎”獲獎人之一。

家學淵源,說的就是成世傑,但輪到他這代時,就沒有什麼名氣了,現在成世傑說是學者,其實根本沒什麼作品,代表作是:《我的爺爺》、《我的父親》兩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