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祥安賞賜,背後用意
章節報錯
“娘娘,皇后送來觀音像,而太后則送來了玉如意。”知意頓了頓,“這玉如意還是當年太后懷上皇帝時,先皇所賜。”
明蓉拿著筆的手一頓,回過頭看著知意,順勢放下筆,看了看紙上的畫,畫的是一副橋邊垂柳,隱隱約約見女子背影屹立在橋邊。
“知意,皇上今日去何處?”明蓉想了想,覺得此事還是需要問一問,免得到時候落人口舌。
“娘娘,奴婢還得知一個訊息。”知意將玉如意的錦盒開啟,遞給明蓉觀賞,“這太后的賞賜,是皇上從祥安宮出來以後,才讓人送來的。”
“哦?竟是這樣。”一時明蓉也搞不懂,這太后此舉是何意。
“知意,你讓人去稟報皇上一聲,就說,本宮擔當不起如此貴重的東西,不知如何是好,心中甚是惶恐,還請皇上拿定主意。”
明蓉乾脆將這鍋甩給永昌帝,若是以後有人用玉如意生事,也好用永昌帝的話來應付應付,也確為上計。
這邊何淑妃來到了祥安宮裡,她是剛聽到太后賞賜給明蓉那般意義重大的玉如意,有些急切和懊惱。
“姑姑,那明蓉怎配如此貴重之物!”
“姝玉呀,你這性子!貴妃如今有著身孕,又怎麼會配不上呢?”何太后不慌不急的回答著,心裡還有些感慨,自家侄女還是不夠穩重,這樣的性子若是沒有自己護著,該怎麼立足?
“姑姑!也就是那明蓉運氣好罷了!我,我……要是再給我一些時日,我也能懷上表哥的子嗣。”何淑妃並不服氣,一心嫉妒和不甘心。
何太后聽言,更是無奈,有些話都不能直說,若不是自己護著她,還想懷孕,留個全屍都算仁慈。
“姝玉!你是在質疑哀家的做法麼?”何太后瞧著淑妃的模樣,快要在這祥安宮裡大吵大鬧起來,便呵斥出聲。
若不再好好指點指點,這淑妃的位子怕也是盡頭了。當初怎麼就選了這位入宮的,算算歲數,可惜何家小女清歡年僅十二歲,那女子自幼便是聰慧的,還十分懂進退,若是她入宮,這格局定不同,可惜了。
只是何太后再怎麼感慨,也得處理好眼前的事兒,一番呵斥出口嚇住了何淑妃,因為她想不到一向對她溫柔的姑姑,竟也會出口呵斥她。
“姑姑,姝玉不敢。”何淑妃一臉委屈的表情,讓太后輕輕嘆了口氣。拉過淑妃坐在身邊,還能怎麼辦,蠢是蠢了點,但是還可以教。
“姝玉,你可知這是皇帝的首個子嗣?”
“知道,可是為何是她有幸?”
何太后扶額,有些頭疼:“你又可知,皇上說,若是男兒便給予貴妃進一步賞賜。”
聽到這兒,何淑妃有些回神,她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
“哀家賜她玉如意有著兩個意思,一則是哀家和皇上商討時,皇上對哀家有所不滿,認為哀家不看重子嗣,這賜貴妃玉如意便是做給皇上看的,二則這玉如意的意義了,宮裡都知道這是哀家懷上皇上,先帝所賜,因此這般有寓意的東西,若貴妃小產或是誕下公主,豈不是可以說是無福之人?”
何淑妃聽得有些迷糊,太后也不急,她不指望何淑妃一次能夠明白。
“這人呀,要捧的高高的,才能摔的更慘,你可明白?”何太后點了點何淑妃的額頭,有些無奈。
這玉如意便是給明蓉造聲勢用的,既然明面上不能動,可這暗地裡使絆子誰又能擋得住?
何淑妃似懂非懂的看著何太后:“姑姑所言,姝玉記下了。”
“你呀,以後別這麼衝動,哀家也不知道能護你幾年了,長長記性吧。”何太后恨鐵不成鋼的語氣,但是畢竟是自家侄女。
“姑姑定能長命百歲,姝玉想一直陪著姑姑。”
人是傻了點,可孝順卻是真的。何太后這算是把何淑妃當做閨女養了。
“行了,留下來用晚膳吧。”
姑侄二人說著話,何太后身邊的嬤嬤走進來稟報:“娘娘,貴妃朝皇上求助,說不敢收這玉如意。”
何太后抬頭看著嬤嬤,冷笑一聲:“她倒是聰明,可這次她不收也得收。皇上的意思應該是讓她安心收下吧。”
“皇上說,朕的貴妃怎麼會擔當不起這玉如意,安心收下即可。”嬤嬤的話,應證了何太后的猜想,自己兒子,這脾氣多多少少都能猜到些,貴妃啊,雖有些小聰明,可還是年輕啊。
這邊,明蓉也得了訊息,只得將這寄託厚望的玉如意收了起來。
不知是福是禍,只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