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鄉野山村、繁華都市,無論男女老幼,無論都市白領還是鄉野農夫。

此時,所有人做的事只有一件,便是捧著手機。

所有人都看著邀月號那優美身姿掠過雲層,朝著遙遠的月球而去。

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舉杯暢飲,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極而泣。

而網際網路上,也早已陷入了瘋狂。

無論海內,所有的直播平臺瞬間刷滿了留言,出現了短暫的宕機。

“致敬祖國航天!致敬一代代祖國航天人!”

“我要哭了,邀月號加油!”

“我已經哭了!沒想到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聚變引擎上天!”

“聚變引擎上天,星際旅行還遠嗎?來個漂亮的回答我!”

“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兄弟們,我先乾為敬!”

“從此星河迢迢,再不是距離。”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致敬祖國航天!”

“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祖國牛逼!”

……

與此同時。

肯尼迪航天中心。

邀月號已經成功升空二十分鐘,進入巡航階段。

對於觀眾而言,這也意味著進入了“垃圾”時間。

但所有與會的工程師與航天專家都沒有離去,而是離開了位置,站到了大螢幕的最前方。

大螢幕上,開始重播起飛時的畫面。

畫面中,雖然在臨近起飛時,有支撐整個飛船的“發射架”抬起,從而使得飛船以六十度的仰角迎空。但飛船底部與發射架的接觸面,的確沒有“輪子”。

沒有輪子,就意味著飛船的起落架將會與發射架直接摩擦。

“逐幀回放。”

“暫停!”

“看到了嗎?最後起飛時,飛船姿態引擎並沒有輸出太大的功率,但飛船的姿態就改變了。”

眾人默然。

不用說他們,就是個中學生都知道,要想把一艘幾千噸重的貨物“抬起來”,靠霍爾姿態引擎噴的那點等離子噴流,是根本不可能的。

畫面中展現的也是,雖然飛船的姿態改變很微弱,但大家還是看出來了。

起落架與發射架完成了脫離。

然後再一想到之前控制中心的自檢應答中的那句‘力場裝置良好’……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