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馬克仰頭望著在圍欄後的聚變堆主體。

對於聚變堆,他當然不陌生——甚至今天來的人中,至少有一大半的人都對聚變堆不會陌生。

他非但在歐洲原子能中心任職,同時也是柏林駐ITER的科學家之一,他本身就參與過國際可控核聚變計劃的那臺反應堆的設計。

但毫無疑問,這臺反應堆,雖然同樣採用了託卡馬克設計,但無論從外部結構還是從體積,看起來就比ITER的那一臺要更“效率”。

畢竟,這是迄今為止,第一臺執行時間超過了30天的可控聚變堆——理論上,只要他們能夠建立一條氚的生產鏈,就能夠進行商業化的持續執行。

“真的是美麗的奇蹟。”

舒馬克耳畔傳來霓國人的讚歎,他回頭微微一笑:“是的,可惜了,他們不展示內部。”

“他們這個是給那些非洲和東南亞的客戶看的。”坂本剛一副門兒清的表情:“就連我們都為之讚歎,可想而知對急於擺脫能源,需要發展的那些國家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舒馬克聞言便是一怔,隨即便自嘲的一笑。

如果說急於擺脫能源制約……有誰比得過歐洲呢?比得過德意志?

自從可控核聚變大會的訊息傳來後,歐洲為了可控核聚變,除了少數幾個不缺能源的國家,幾乎集體在這段時間上保持了沉默。

為的是什麼?

還不是為了能源。

這時二人已經來到了圍欄外。

圍欄外的展臺放滿了資料。

“看來他們確實用的是葉鏑。”

“嗯。”

“要看具體的設計,估計得等下午的會議了。”

“是的。”舒馬克敷衍地點著頭,打算將注意力放到手中的資料上。

資料上其實什麼都有寫。

包括了設計圖,原理,以及目前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突然,他看到這位坂本剛教授表情微微一變,緊接著便摘下了眼鏡。

舒馬克微微一怔:“怎麼了?”

“沒什麼……”

坂本剛抬頭看了一眼幾個攝像頭,一臉苦笑,心中驚魂不定。

——就在剛才,他耳畔突然響起了艾塔的聲音,告訴他,偷拍大可不必。

下午三點,會議準時開始。

先是來自能源委員會的副主任做了個簡短的開場。

緊接著是總工程師羅院士上臺,他總結了一下目前夸父專案組所取得的成果,又介紹了一下未來商業化執行的規劃後,

夸父專案總設計師葉銘帶著他那寸步不離身的艾塔原型機走上了講臺。

……

掌聲稍歇,葉銘笑著望向黑壓壓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