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辦公室不久,房門就被叩響,墨谷帶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出現在了門口。

她帶著小組從一個月前就進駐到了醫學院,跟著做了十幾臺眼球置換手術,採集了大量資料的同時也帶回了不少的問題。

葉銘抬頭和墨谷打了招呼,順便看了那個有些緊張的年輕人,隨後問道:“你弟弟?”

“算命先生說我外婆家要生三代女孩,哪有弟弟。”墨谷走到辦公桌前,笑吟吟地拉過年輕人:“你再仔細看。”

葉銘:“……”

他仔細看了一眼怯怯中帶著激動和幾分感激的年輕人,隨即便笑了起來。

年輕人的兩隻眼睛都是義眼。

讓年輕人坐下後,墨谷簡單介紹一下他的情況。

年輕人叫周旭晨,省城人,從小就是高度弱視,去年左眼睛徹底失明,右眼視力也降低到了0.1。

周旭晨的父母都是老師,本身的學習成績也很好,今年就要參加高考——準確地說,是他其實已經拿到了P大的保送門票。

在跑了諸多醫院,面臨徹底絕望之際,醫學院這邊告訴他要不要考慮當第一批數字人造眼球的測試者。

對陷入絕望的一家人而言,無疑這是黑暗中的一抹曙光。

而且年輕人也是狠人,在得知右眼也無法保住之後,直接選擇了兩個眼球都換了。

“數字的世界怎麼樣?”

葉銘笑著問道。

“謝謝葉教授,感覺很好!”周旭晨坐得筆直,他知道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年輕教授已經名滿天下,是被稱為21世紀愛因斯坦的科學家。

也是他的偶像。

因此,不管他偷偷深呼吸多少次,也無法平復心跳。

“和用肉眼比起來呢?”

“沒有太多的差別,如果非得形容的話,大概就是對顏色的認知可能有點差別,以及有時候會冒點金星,特別是充電的時候。”

葉銘便點了點頭:“這個目前確實還沒有很好的辦法,主要人眼太過精妙了,按照通用說法,在換算之後,人眼的等效畫素高達5.76億,而且瞬時對焦,永不跑焦。這是生命的奇蹟,不是受到能源和機械結構制約的攝像頭人眼所能比擬的。”

“嗯……”

“然後呢?還有其他問題沒?”葉銘一邊問著,一邊望向墨谷。

這些來自患者的“反饋”,他看報告就夠了,沒有必要親自把人帶來見自己的。

墨谷知道他的意思,笑了笑後沖年輕人說:“小周,你不是說有個想法嗎?”

葉銘微微一怔,望向年輕人。

周旭晨不好意思地一笑,隨後深吸了一口氣:“葉教授,我看了您的釋出會,說我們這種換了人造眼球的人是最早踏進元宇宙的……”

葉銘愕然。

他確實是說過。

但那……準確地說,目前還只是個牛逼。

不會是這人現在就想到嘗試“元宇宙”了吧?

“是這樣的,葉教授,我是七中的oier,去年拿了金牌。”

葉銘再次愕然,隨即一笑:“那很不錯啊,保送沒?”

“當時選了P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