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露天陽臺溫度宜人,偶有微風拂過也不覺得冷。

四周的綠植更是鬱鬱蔥蔥,絲毫沒見到有衰敗的跡象,反倒給人一種初春般生機盎然的錯覺。

就像漆與墨盯著顯示器,一臉的專注。

給人的錯覺就是,她正沉浸在令人愉悅的思考中。

然而……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餘光一直都在注意著對面的葉銘。

她親眼看到,葉銘的表情和姿態從輕鬆與愉悅變得專注和沉思,繼而變得……

一臉吃翔。

沒錯,就是一臉吃翔的表情。

難道這本《線性代數》有啥問題?

他看不懂?

不至於啊……

懷著疑惑,漆與墨終於抬起頭來,好奇地望向葉銘。

“怎麼了?”

“沒……什麼。”

葉銘翻開一頁,衝著漆與墨笑了一笑後緩緩呼了口氣。

他得冷靜一下。

反物質,這個在科幻作品中經常見到的詞,如果非得解釋……很簡單,就是現實“正”物質的反狀態。

譬如大家都知道,電子是帶負電荷的,質子是帶正電荷的,二者形成原子且因為正負電荷相等而使得原子不顯電性,呈電中性。

而反物質則是,假如電子帶了正電荷,質子帶了負電荷……他們就變成了正電子和負質子。

有點類似於正數和絕對值相等的負數。

正數和負數相遇會變成零,反物質和正物質相遇也會湮滅。不同的是,湮滅會釋放完全的能量。也就是它完全遵循E=mc2

它的被提出是源自狄拉克對其方程的求解,且已經被證實,甚至被製造。

——早在1995年,歐洲核子中心CERN便製作出了一枚反氫原子。

既然能製造出來,那就有約束它的辦法。

“萬能”的磁場嘛!

現在主流的可控核聚變路線,託卡馬克裝置也是依靠超導級的磁場來對聚變反應進行約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