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必要的兩萬守關兵馬,餘者皆全部出動以救華雄。

胡軫領著諸將,浩浩蕩蕩三萬餘人人馬開至小卒說的要處。

眼見前方孔融、張楊軍營,前方大寨正中大門掛著華雄全幅甲冑、兵器,旁邊書著幾行大字:西涼賊徒華雄之衣冠。

那裨將率的殘軍皆是大怒不已,急的想要向前衝殺,咬牙切齒道:“都督,我等請戰,實在是難以忍受。”

李肅瞪著其眾:“怎麼?你們還要去送死嗎?這樣就能救出華校尉?”

李肅現在在這幫西涼人眼裡就是華雄的諍友,不然為何只有他一力力爭要救華雄?傳出來的版本更加感人,說華雄與李肅私下感情極好,只是政見不合而已,據說聽聞華雄被擒,執金吾忍不住在宴會之上大哭呢!

他現在說不能衝殺,那自然是不能衝殺的!

胡軫亦覺得這李肅真是體貼,難怪董公一刻都離不開他。若是衝殺敗了失了軍心不說,做為都督首戰就敗傳出去也不好聽啊,還是穩妥為上,就算救不出,別人也說不到什麼,畢竟來救了不是?

當即附和道:“是極!救華校尉也不在這一時,先派斥候四處觀察一番,再戰不遲!”

剛派出斥候刺探,就被廖化手下兵卒捉了幾個。

帶到大營,來見孔融:“孔公,魚兒上鉤了!”

孔融神色激動道:“好!好!”

又見廖化、陳到勇猛,頗為喜愛:“元儉,叔至,我時常思索為何國助手下總有猛士跟隨,總不得解,今日見汝二人,甚是喜愛,討董之後可願與我去北海?”

廖化、陳到面露難色,還未開口拒絕,孔融又道:“放心,國助那裡自有我去言說,你二人只是從心便是。”

廖化、陳到對視,二人都曾聽到劉慶與徐庶、郭嘉談些什麼佈局之事,這或許可為依仗?二人自從投靠劉慶,就被編至一軍,經常同伴而行,又都是汝南人,感情頗深,此時一對視就讀懂對方之意,齊道:“還需先稟告主公才是。”

孔融大喜過望,連忙賜金賜甲,一頓好宴不在話下。

張楊進營,抓起酒觴就飲:“盟主果是神機妙算,今日我方才服了!”張楊神色大喜,此時一口一個盟主,“對了,盟主可曾言何時出兵將那些崽子殺了,虎牢關就在眼前啊!”

孔融舉起酒觴,似笑非笑道:“不急,不急,一切盡在掌握!”

有活著回來的斥候,回報與胡軫:“稟都督,四周地勢平坦,皆是平原,沒有埋伏,且適合我西涼兵馬衝鋒殺陣!”

胡軫怕重蹈華雄覆轍,一再問道:“你確定沒有埋伏?”

“確定!”

胡軫想要出兵,又再三考慮,拿不準主意,來問李肅:“斥候來報並無埋伏,我欲出兵,執金吾以為如何?”

李肅只是冷笑,並不言語。

胡軫不解道:“執金吾為何作態?我並未得罪君啊!請賜教!”

李肅這才答話:“都督,非是其他,豈不聞兵法雲,虛虛實實,此刻我等斥候被劉慶軍士抓住了幾人,其手下謀士眾多,豈不能猜出我等要出戰?若是稍待,乘夜而出,必能大勝!”

胡軫神色激動,握住李肅手道:“君果是智謀之士!非是君便誤了大事!此戰若勝,君當首功!”

李肅只是微笑,並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