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汝南太守(第1/2頁)
章節報錯
九月二日,董卓授劉慶汝南太守,時汝南仍有黃巾餘部作亂,上命劉慶當日之內速速離京帶兵平亂,不得有誤。
當日,董卓,行朝會,大會文武,請帝升嘉德殿。
董卓拔劍在手,對諸大臣厲聲道:「天子闇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乃命李儒讀詔書:「孝靈皇帝,不顧臣民;皇帝繼位,海內側望。而帝輕佻任性,無甚威儀,居喪怠慢懶惰:無德無才,不足居大位。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說紛紜。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豈容有失?」
李儒讀完,董卓對劉辯叱道:「請下皇椅稱臣。」
劉辯不肯,董卓上前右手執劍,左手扯著龍袍將其拉下皇位,又解下皇帝璽綬,左右扶著劉協北面長跪,稱臣聽命。
何太后無處可尋,乃去服候敕。
階下眾臣無一人做聲。
李儒又宣讀了一番以頌劉協,諸如聖德偉懋、休聲美譽此類。
董卓收劍親自請陳留王登殿。群臣朝賀畢,董卓立刻將帝鎖於永安宮,嚴禁群臣不得入內。
陳留王劉協,字伯和,即史書上獻帝,時年方才九歲。
改元初平。大赦天下。
當即命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劉協聰慧,散朝時似是隨意問道:「朕皇兄現在何處?」
董卓、李儒細眼眯著瞧著劉協,看不出什麼名堂,只道是其無心之舉,答道:「劉國助現已為汝南太守,任職路中矣。」
劉協點點頭,兀自離了前殿。
卻說劉慶得了敕令,領了印綬,穿著袍服,威風無比,得意洋洋。
諸將聚在一處,祝詞道:「主公威風莫比也!」
郭嘉卻道:「我觀主公之氣,此衣似是不合身。」
眾人不解,郭嘉笑道:「主公之志豈可安於一太守也?」
劉慶亦笑道:「未曾忘記皖縣之志也!」
又問諸將:「現在兵馬幾何?」
典韋所掌神策營與陳武所掌萬騎營自是不必說。
周泰道:「主公,我等所掌城門兵馬皆是洛陽本地人士,主公整頓後新召之大半人願隨,先前將士卻是不願意。大約三四百人,不過皆是拖家帶口而行。」
劉慶點頭:「無妨,能有人前來我便喜出望外了,先前士卒不是世家門客就是其家奴,不願也是理所應當。」
宋謙、徐晃接著道:「潁川、汝南相距不遠,新招兵卒又是主公一手操辦,無一人脫隊,四百人皆願相隨。」
高順道:「吾先前已說過,陷陣營上下皆願追隨主公!只求主公帶我等殺呂布狗賊,以報丁公之情,以正幷州軍之名。」
眾人之間,張遼有些尷尬,此時眾人已都彙報完畢,當是他說話的時候了,他卻一副為難的樣子,說不出話來。
劉慶怕他面子不好過,遣散眾將,單獨留下他道:「文遠,為何一言不發?你我君臣二人相處也有些日子了,我也並非什麼不知情理的人,有何事儘管說來。」
張遼面露慚色,下跪道:「主公,遼有負主公之恩!無臉面對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