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泰本就是性情中人,見劉慶跟著程琪、程康去了縣衙心中五內俱焚,一路狂奔,不一會就到了劉楷府前。

他等不及通稟,在門外大喊道:“明君,明君,可在府中?”

“吾乃周泰,有一急事特求明君相助。”

這縣尉劉楷也是西亭鄉人,一日不小心落入河中,被周泰所救。他雖已是不惑之年卻依舊酷愛習武,除了好做官外卻也豪俠尚義,與周泰頗為相投。

他本在府中練武,聽見門外叫喊甚為不喜,後見是周泰,卻喜出望外,親自到門口迎接。

“原是幼平,何事如此著急忙慌。汝有一身好本事,可知成大事須有靜氣。”

“來,隨吾進院,上次汝救我一事尚未酬謝,其他事先放在一旁,你我先來比劃拳腳,再暢飲三大碗,豈不痛快?”劉楷拉著周泰進院,邊走邊說道。

“泰多謝大人指點。只是人命關天,此事實在等不得。明君恕罪,吾現在心急如焚,喝酒的心思卻是半分都沒有。”

聽到人命,劉楷也不敢怠慢。“哦?何處出了命案?可是縣中那程康被李匡給殺了?”

“非也。事情緊急容某長話短說,那程康汙我西亭鄉人劉大冒糧,手下小廝程富程貴將其打至半死。其子劉慶見父受辱欲殺劉楷,未果。程琪稍後便至,將二人都帶進了縣衙。吾見那劉慶輕生重義又事父至孝,乃是吾輩中人,泰懇求大人救其一命,其人重情重義相必也感念大人恩情。”

聽到此事事關程琪程康,周泰也牽扯其中,他清楚此事絕非救個把人如此簡單,便低頭沉思著,也不答話。

劉楷這縣尉做了多年,自上任縣令升任郡中,這外地新來的縣令是個道德君子,好作詩文不理政事,他與程琪明爭暗鬥,都想在縣裡一言而絕,但卻是棋逢對手未能分出勝負,因為縣尉專治治安捕盜加上程琪老謀深算,有時更是處於下風。

“明君、明君,你說句話啊。”周泰見劉楷不肯發話,在那裡坐立不安搓著手不知怎麼辦才好。

此時,賈華滿頭大汗跑進院裡,說道“大哥,全取來了。”

周泰拿過包袱,半跪在地道:“明君,如此義士斷不可死於程康程琪此等小人之手,肯請明君救其一命,若是需要打點,吾家財全於此處。泰深念大人恩德。”

“哈哈哈,賢弟,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劉楷把周泰扶起說道:“並非是吾不肯救人,似是此等英雄少年又是吾本家,自是要救。若是程康這潑皮倒還好說,吾與程琪相識多年,深知其為人,此人刁滑狡詐,縣令大人又在休沐,此事怕是不簡單。”

“原是大人怕了那程琪,吾原以為大人是慷慨仗義之人,卻是看錯了人,泰獨去便是,就此別過。”

周泰抱拳要走,卻被劉楷拉住。

“還記得吾先前之言否?稍安勿躁,單吾兩人此去縣衙卻是不可,還需兩人此事方可解決。”

“對了,速把此物拿走,汝視吾為何人也?非說是汝來求吾,單是此等義士吾卻也是要救的。”

“救人心切,明君恕罪,此事卻是泰一時糊塗了。”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皖縣縣衙內。

“汝冒領糧食,可是要賣?”

“程縣丞,家父疼痛難忍,難以答話。”

“如此你來替他答。”

“汝父冒領兩袋糧幹甚?”

劉慶搖搖頭不說話。

“汝小小年紀卻於鬧市殺官,誰人指示?”

劉慶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