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沃斯教授和著他妻子再次閱讀著《平凡與偉大》的時候,

關於《平凡與偉大》作者I的身份,是否創作過其他作品的討論還在愈演愈烈。

不少看過《平凡與偉大》的讀者,都湊著熱鬧,興致勃勃地參與著。

有人仔細翻看了《平凡與偉大》過後,將《平凡與偉大》中一些典型的,屬於作家I的用詞行文習慣找了出來,

然後發在網路上,供其他同樣做著類似事情的讀者參考。

“朋友,看這兒。第一篇章中,描寫這段時,I的用詞和行文方式,在第二篇章中出現了類似,這可能是他的寫作小習慣,標記了!”

“我也找到了,逐字逐句的看,終於是讓我發現了I的一個寫作習慣,你們看這兒……”

如此多的讀者,興致盎然,集體行動著,恨不得將整本《平凡與偉大》中一個個用詞全研究一遍,

在如此多讀者的努力下,但凡有一點關係的文中描述都被標記了出來。

“朋友們,我們一起努力啊,或許明天,或許後天,我們一人找到一個I的寫作習慣,不,我們十個人,甚至一百個人找到I的一個寫作習慣。

就已經足夠了解清楚I寫作時的一些行文特點。

憑藉這兒,我們就足夠找到同樣I的其他作品!”

“樓上的朋友,各位朋友,如果I的其他作品是中文釋出的呢?”

“閉嘴,你個混蛋!胡說什麼!肯定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

“大哥,你說有沒有可能,I還有其他作品?”

涼亭底下,已經更新了《風箏》今天更新的紀拙,

這會兒吃完了晚餐,就癱在涼亭底下長椅上靠坐著,

乘涼,消食。

小胖墩在那邊,拿著手機玩了陣遊戲,

又看了陣影片,最後不知道怎麼拿著手機劃拉了一陣,就突然抬起頭朝著紀拙問了句,

“……你不是連《平凡與偉大》都還沒看過嗎?”

“為什麼問這個?”

紀拙感覺有些不妙,從長凳上坐起些身,詢問了句。

“網路上都在說,I不像是第一次釋出作品的新作家,《平凡與偉大》也不像是I的第一部作品。”

“他們都對I的身份很感興趣,有不少人都在猜,I在國內肯定也是個大作家!”

說著話,小胖墩往紀拙這邊坐近了些,眼睛有些發光。

“對這感興趣幹嘛……”

“啊?大哥你不感興趣嗎?”

“……”

“感興趣。”

紀拙瞥了眼小胖墩手裡手機螢幕上,顯示著那些評論,討論。

僅僅是瞥了眼,就能看出來網路上很熱鬧。

再往後靠了回去,紀拙摸出兜裡的手機,

再看了眼外網和國內網路上的相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