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史詩》獲得大不列顛文學獎#”

“#巧了,《七日地獄》也獲獎了#”

這是社交平臺上的兩條熱搜。

底下擁擠著狗作者讀者和ABC讀者的評論。

“懂得都懂,不想多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哪本書才是真正的獲獎者,所謂的共同獲獎,不過是某些讀者給獎項評審施加的壓力罷了——首領雨天下第一。”

“看你的名字就知道是什麼成分了。老實講,《帝國史詩》比得過《七日地獄》?比得過《七日地獄》?和《帝國史詩》獲得同一個獎項實在是拉低了《七日地獄》的位置!”

“比得過啊,怎麼比不過?”

“比得過?”

“比得過?”

國內社交平臺上,還是狗作者的讀者更佔上風點,國外社交平臺上則是差不多平分秋色。

獲獎訊息傳出,網路上再熱鬧了起來。

似乎是大不列顛文學獎同時頒獎給這兩部,

結果同時得罪了兩邊的讀者,讓兩邊讀者都不是很滿意,

但事實上,總比兩個兩部都不獲獎得罪的要輕得多。

“……我就納悶了,一個著名獎項評審就這麼沒有堅持嗎?那些洞羊惡獸一施加壓力就弄出這麼個結果?”

“啥叫洞羊,啥叫惡獸?你可以說那些卡基人的支持者是惡獸,我聖·森也是能這樣說得?”

網路上依舊很熱鬧,

不過兩邊的讀者都沒再獎項評審上糾結多久,就又互相熱烈的討論,熱情的爭論起來。

紀拙這會兒,

已經從外邊回到屋裡。

客廳裡亮著燈,靠在飄窗上吹著風,

摸著手機瞄了眼國內和海外網路上的訊息,

紀拙琢磨了下,再開啟了企鵝聊天給德爾文出版的婁主編髮去訊息。

權衡了下,他還是打算,

到時候同時領獎的時候,‘狗作者’就不出面了。

主要是‘狗作者’終究還是有些露臉的,不像‘ABC’還戴個面具。

這種情況下,露面總感覺還是有點心虛。

“拙而不凡:婁主編,《七日地獄》獲獎了?

婁主編:是的,紀先生也收到訊息了?正準備通知您。

拙而不凡:嗯……都看到熱搜了。

婁主編:紀先生,我還是覺得您的作品更有資格獲得獎項,

婁主編:其實那個頒獎評審們也是迫於對方讀者壓力下的無奈,紀先生你不用介意。

婁主編:我和編輯部的編輯都是認為,這個獎項是獨屬於您的。”

嗯……卡羅爾也這麼說。

紀拙看著這婁主編大概有點興奮的訊息,

只是略微感覺有些麻,心裡沒啥波動。

“拙而不凡:這次的頒獎我就不參加了。能不能麻煩貴出版社幫我代為領獎一下?

婁主編:紀先生是覺得那個ABC……嗯,不配和您站在一起領獎?”

還能這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