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你怎麼會更喜歡森?”

“我偉大的,卡基人的第一位王,不比森厲害?”

大不列顛室友似乎表情難以置信,對著席原高聲呼道。

“首領雨作為卡基人的第一位王,的確厲害。但他出生和成長的環境可比維斯人的女王森好多了。

森成長於卡基人圈養牲畜的籠圈裡,即便是面對滿籠圈無法交流的牲畜,依舊保持著希望,

最終臥薪嚐膽,逃出之後,帶領著族人讓維斯人的文明成長起來,成為維斯人的王,起於微末,困於囚籠,起於流浪遷徙之時,最終成為王,這不比首領雨更加厲害?”

席原聽著大不列顛室友的話,再出聲說道。

“……不,要按照正常來說,森被困在卡基人的籠圈裡根本就出不去,只會像那個年邁的雌性維基人一樣,死在籠圈裡。”

“不過是因為作者可以描寫了一場地震,讓她能夠僥倖逃出來而已,不然她哪來的機會建立維斯人文明。”

“如果沒有那場地震,森就是另一個人,或者另一個人就是森。就是因為經歷了這場地震,才有森的故事。這並不影響森的偉大。”

“森不過是一個逃亡主義者罷了,她竊取了卡基人的知識!”

“在敵人勢大的時候,不離開還繼續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繼續對抗直到消亡不過是愚蠢而已。森只是帶領著族人找了個更適合維斯人生存發展的地方。

而且,她哪竊取了卡基人的知識?要這麼說的話,卡基人第一位王那麼厲害,最後還是死在了掌握武器的維斯人手裡。”

“不,他不是敗給了維斯人,只是敗給了時間!”

好像一本好的作品總是這樣,

書中的角色,特別是對立的角色,很容易讓讀者發生爭論。

而《帝國史詩》中對立的兩個文明,卡基人文明,維斯人文明,自然有更喜歡其中一方的讀者。

“咕嚕嚕……”

又再很認真地討論並且爭論了陣首領森跟雨的事蹟,

最後是席原肚子也咕咕響了起來,結束了這場爭論。

兩人停下,然後不禁笑了起來。

“……哈哈,席原,瞧我們在爭論什麼。我們竟然為了兩個書中人物在這兒爭論。”

“我們還是先去吃午飯吧。”

“對,先去吃午飯……不過我還是覺得首領雨更加厲害,他勇猛,剛強,智慧……”

“嗯……我更喜歡森。”

“……要不,我們看看網路上的評論吧?”

兩人頓了下,

沒再接著爭論,

而是各自拿起手機,看起來網上其他人的爭論。

果然,這種本就對立的兩個角色都有著各自的擁躉,

這會兒已經拿到書,看過的讀者正在網上吵得厲害。

……

“我首領雨,不,卡基人的王,雨,是唯一的王,即便是有人反駁,也掩蓋不了這點。”

“他帶領著卡基人走出山洞,他帶領著族人建築房屋,他帶領著族人,勇猛地征服眼前所見一切部落,他發明了農耕種植,畜牧的馴養,

他將雨部落發展成了周圍最大的部落,他是卡基人第一位王,也是唯一,真正的王!”

“首領雨那麼厲害,還不是被你們嘴裡的洞羊殺了?”

“那你們的森呢,我們的王即便是因為時間衰老,也依舊有勇氣,因為戰鬥死去。你們的森,不過是個懦弱的,毫無勇氣的逃亡者。即便是卡基人遭遇地震,也只敢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