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螞蟻,豬,籠中鳥(第1/5頁)
章節報錯
華亭出版社,主編辦公室裡逐漸安靜下來。
只是辦公室外還略微有些嘈雜的動靜,不少編輯正忙活著手裡的事情。
錢主編坐在電腦跟前,手搭在滑鼠上,緩緩划動,
從頭開始重新看這本《籠中鳥》,
故事一開始是雙線敘事,一頭是主角吳木正為第二日副教授聘任儀式輾轉難眠,
另一頭則是各地的天文監測站,監測到了從天外來隱含一定規律的電磁波訊號,各天文檢測站的研究員,監測員和相關人員同樣是一夜難眠。
最終,接收到了整整0.7PB的龐大資料量。
第二日,在主角吳木正略激動地參與著首都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聘任,成為首都大學一位相對年輕的副教授時。
被抽調組成的密碼學家,語言學家,數學家已經在緊張進行著接收到來自電話電磁波訊號資料的解碼轉譯工作。
而因為這份龐大資料中就包含了‘天外文明’的‘字詞典’,讓整個解碼轉譯工作進行地很快。
在第三日。
因為前一日慶賀宴會上被慣得酩酊大醉的吳木,還在學校給教師提供的宿舍裡大睡,
而已經初步完成訊號資料解碼轉譯,獲得一些資訊的國家決定召開高階別會議。
於是兩條平行的線發生了交集。
國家的人來邀請吳木這個歷史學者,首都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參加這次會議。
而後面會議上的內容,
也解釋了為什麼吳木能參加這次和他似乎毫不相干的會議。
一是因為自稱‘觀測者’,發來電磁波訊號的,被暫指代為‘觀測者文明’留下的兩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勉強和吳木這個歷史學者靠得上關係。
二是因為他已故的導師曾是這個國家最權威最頂尖的歷史學者,而他, 是他老師口中最常提起的, 最優秀的學生。
會議中, 揭示了觀測者文明發來的0.7PB資料中包含的三部分內容,
同時決定組建相關團隊, 對觀測者文明饋贈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儘快掌握。
頒發相關政策和組建團隊對觀測者文明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進行研究,
而第二個問題,就只能交給吳木這些歷史學家, 人類學家,社會學家乃至哲學家們去思考。
於是,
整個世界的天翻地覆就開始了。
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 大建造時代的到來,人類對天外的探索,
乃至對基礎理論研究的大幅度鼓勵……對整個社會帶來了科技大發展思潮和對外開拓思潮。
到這兒的時候,
作者又將原本兩條交集的線重新分開來了寫,
一邊是社會的大發展,
一邊是主角吳木依舊在大學裡一如既往的教書研究歷史,但他周邊的事務一直髮生著變化。
於是就寫出了吳木和整個社會變遷之間割裂而又飽含聯絡的特殊感覺。
同時……也讓吳木好像感覺自己和社會脫節, 連對自己的價值都有些迷茫了。
這種迷茫一直持續到數年後。
書中,各國依託觀測者文明贈送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在各地建造了大量聚變反應堆, 給整個社會提供了充沛甚至極其豐富的能源,
在這些低廉且短時間內近乎無限的能源刺激下,整個社會科技大發展,大建造, 大開拓的思潮下, 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一次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