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風暴·銀手對黑暗王子格雷亞的評價無疑是非常準確的。

因為伴隨著狄摩高根的化身被擊敗,波瑞姆根本來不及凝聚成巨人的形態就被一次又一次的摧毀,他終於開始對陰魂城展開了毫不留情的追殺。

無論是高階法師和莎爾的牧師,還是那些軍官和普通士兵,又或者被迫臣服於前者的貝戴蠻族遊牧騎兵,都遭到了一視同仁的對待。

沒有同情!

沒有憐憫!

有的僅僅只是毫不留情的屠戮!

成百上千的人就這樣被像螻蟻一樣碾死,然後被無盡的黑暗所吞噬,黑色帷幕所過之處只剩下一片死亡和寂靜,就連屍體都不會留下。

哪怕有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表示自己願意投降、願意成為奴僕也不會得到赦免。

格雷亞那張沒有任何表情的英俊面孔和冰冷眼神,將他的性格與天生類神力的缺陷表現得淋漓盡致。

任何學者只要稍微研究瞭解過荒神、上古邪物等不依靠信仰維持自身存在的天生類神力都知道,這些強大恐怖的生命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嚴重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原因很簡單。

他們從未真正體會過弱小的感覺,所以又怎麼可能理解這些自己隨隨便便就能拍死、踩死凡人的想法。

而且這些完全不需要靠信仰維繫自身的存在,基本也不會像神明那樣每天聆聽信徒的祈禱,感受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往往將其視作一種打發無聊時間的玩具,亦或是有一定價值的資源。

所以大多數荒神、上古邪物之類天生的類神力都是邪惡的,對凡人社會所建立的道德、秩序與法律嗤之以鼻。

很顯然,黑暗王子格雷亞也有同樣的毛病。

在他看來,從泰拉曼特選擇與自己開戰的那一刻起,整個陰魂城從上到下就都該死。

他要用一場徹底的屠殺來向整個費倫大陸發出宣告,讓所有人明白與自己為敵意味著什麼。

事實上這種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並不是格雷亞獨有,左思的另外一個子嗣小安妮其實也是一樣的。

只不過後者的心智還非常幼稚不是很成熟,所以具備一定的可塑性,能夠透過教育來慢慢的糾正。

但格雷亞由於誕生之後很快就獲得了相對完整成熟的心智,因此他在這方面表現的更加明顯,幾乎從不顧及跟在意凡人的感受。

在黑暗王子的認知中凡人只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諸如科米爾王國居民、軍隊這種未來將屬於自己的「資源」與「財產」,對待他們需要稍微懷柔一點的手段並給予庇護;

第二種是與自己不產生任何關係的其他地區居民,直接無視掉就好;

第三種則是受到對手控制的傢伙,這類人通常對自己抱有強烈的敵意,並且會隨著爭鬥、暴力和殺戮的升級逐漸產生不可調和的仇恨,需要重拳出擊像割草一樣快速清理乾淨不留後患。

所以格雷亞眼下進行大規模屠殺並不是源自於嗜血或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極度理性決定。

也正因為如此,風暴·銀手才會覺得他遠比那些暴君、野心家、邪惡組織的首領還要可怕。

因為這個年輕的類神力一旦開始動手就絕不會輕易停下,而是會以難以想象的效率完成對成千上萬人的殺戮,甚至不給其他人反應和插手的機會。

一想到黑暗王子未來會成為科米爾王國的君主,而陰影谷所在的谷地剛好同科米爾有大片陸地上的邊界,風暴·銀手就會不由自主的感到緊張、擔憂和焦慮。

她不確定未來的科米爾王國是否會把手伸向至今為止還是一片散沙

的谷地,嘗試著吞併這片適合耕作的富庶土地。

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的相處肯定不會像以前那樣輕鬆融洽。

尤其是得到西海岸帝國龐大體量的支援後,科米爾王室的力量必然會呈指數級增長,用不了多久便會強大到令人望而生畏。

如果在算上經過一輪洗牌結束內戰的桑比亞,谷地幾乎被圍了起來,只有北面剛剛光復的精靈王國科曼索勉強算是個盟友。

連風暴·銀手都能想到的事情,伊爾明斯特自然不可能想不到。

所以在短暫的思索了片刻之後,他終於下定決心率領豎琴手同盟的人加入了這場混戰,想要給局勢稍微降降溫。

可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還沒等一行人靠近戰場,戲劇性的一幕便發生了。

確切地說是他們遭遇到了傅佐爾?徹伯瑞、克隆體曼松和席曼蒙等一眾散塔林會高層。

作為與豎琴手同盟相愛相殺上百年的情報組織,散塔林會顯然很早以前就察覺到了伊爾明斯特的動向,同樣也對提凡頓的局勢十分關注,並且還跟陰魂城是敵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