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據理力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和談的地點乃是一家名叫滿堂紅的酒樓,作為見證歷史的地方,此刻已經被下令裝飾一新。
從東秦送來的煤油燈、桌椅、玻璃杯、骨瓷,以及紅色的桌布、紅地毯。
中間還掛有兩面旗幟,一面是星穗旗,一面是紅底明字旗,代表著大明。
按照顏政的安排,這些都是極其有紀念意義的歷史文物,談判結束後,就要送回東秦。
到時候專門復刻一間房子,開放給公眾參觀,讓國民們都記住這個歷史時刻。
大明使團馬車抵達酒樓時,周遭已經滿是圍觀的寧波百姓。
更有好事的商賈,乘坐滑竿打著傘而來,於他們而言,彷彿和談與他們並無關係,反正黥人在寧波城,也照樣是治理的井井有條。
謝遷、劉大夏,穿著嶄新的緋色官衣,頭戴雙翅烏紗帽,臉色沉沉的走下馬車,身後跟著一眾大明官員,在門口驗明身份後,便是急著走紅地毯進去。
當走進談判的房間時,只見裡邊全是東秦樣式的物件,尤其是那幾面紅旗,顯得格外的刺眼。
劉大夏不動聲色的坐在主座,謝遷、王珩坐在他兩側,其餘官員坐的坐、站的站。
雙方都有記錄的官員、以及宣講的條件的官員,此刻皆是抱著敵意,在互相望著。
主要談判人員,反而神情更加的輕鬆,畢竟不少人之前都見過。
東秦的談判主使是阿信,隨行官員包括邱睿才、安山,以及商事部代表李雅、外務部的代表趙學紅。
阿信曾經到訪過大明京師,同王珩算是認識,也知劉大夏、謝遷二人。
他笑著拱了拱手說:“王大人、劉大人、謝大人,咱們又見面了!近來都還好吧?”
王珩回了一禮道:“都挺好的,可惜眼下不能敘舊。”
“那就談完再說!”阿信笑道:“眼下我們的訴求,大抵就是國書上那十九條,我國底線也是這十九條!”
“呵,那還談個甚?”劉大夏不屑一顧,直接道:“除了開港一事外,其餘事情我大明恕難接受!”
“劉大人可別弄反了主次,眼下非是我東秦有求於大明!現在談判不成,即日起漕運就將阻擋,我軍也將兵臨南京城!所以這十九條,已經是我君上,莫大的寬容!”
謝遷冷冷道:“既然如此,東秦又何必多此一舉?這難道就是你們東秦的虛偽把戲,拿來哄騙世人?”
“非也!”阿信揮手說:“這位乃是對明作戰的總指揮安山,就是在他的指揮下,我軍連克重鎮,他是執意要打下去,可我君上認為,此番對明作戰,只不過是自衛反擊,達到了目的,讓大明付出了代價,便足夠了!”
“沒錯!”安山惡狠狠的掃視一圈說:“就你們大明這點軍力,便是自天津登陸,輕取京師,也不是難事!”
“好生猖狂!”大明隨行武將徐松年道:“我大明軍民千萬,九邊精兵數十萬,你們東秦能有多少兵?”
“那便不要談了,我們各派一軍,自京師下再決一戰就是!”安山立馬懟了回去。
“打就打!”徐松年怒道:“我大明九鎮邊軍,難不成還怕了你們萬餘賊寇!”
阿信揮手製止,望著劉大夏說:“劉大人親自同我們東秦打過一仗,自該知曉輕重!”
劉大夏老臉一紅,哼聲道:“可以開港、海關也可以按照你們的法子共建,其餘諸如招工、內河航運權、宗藩互認等,皆不行!”
“大人應當明白,開港和海關,惠而不實!我東秦原本打算,讓大明賠償軍費五百萬兩,贖城費三百萬兩,可我君上憐惜,認為這錢總歸是要大明窮苦百姓出,所以也就作罷!內河航運權,也是方便我東秦,能夠及時賑濟窮苦百姓。
至於宗藩互認,不過是讓大明的藩屬國,承認東秦享有同大明同樣的權益!這於大明,並無利益損失,相反此條加上之後,大明今後便不會因宗藩之事,與東秦再起衝突!”
“胡攪蠻纏!”謝遷怒道:“內河航運權,意味著你東秦的兵船,能夠出入大明內河,這無異於將大明的腹心之地,悉數暴露在東秦的兵鋒下,此條斷然不可!”
“內河航運權,只是為了商事方便,東秦兵船具是商船,之所以裝艦炮,乃是明國治理不善、剿匪不力,使得海盜遍地,不得已我東秦才武裝商船!他日你明國海晏河清,我東秦兵船,自會拆去艦炮!”阿信爭執道。
“這是什麼話?此事怎是我大明之過錯!”
“怎不是你大明的過錯?若非大明進攻我雙嶼駐軍,我軍怎會打這一仗?”
“呵呵,那雙嶼島本就是我大明之疆域!”
“疆域都讓海盜佔去了,還不承認海盜橫行,還不許我們商船裝艦炮?”
“你此乃辯白!”
“爾等更無理,愛談不談,今日不籤,立馬就停了漕運,我看你大明能撐多久……”
“黥人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