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天真的大明(第1/2頁)
章節報錯
顏政對於化工業有著充足的耐心,這種耐心來自於理智。
土法小冊子上,關於機械和冶煉的知識幾乎滿本都是,但是關於化工業,卻只有土法合成三酸兩鹼的一些方法。
連合成硝化棉的詳細講解都無法找到,原因就是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報銷一個工廠的人。
所以看過小冊子中的各類要求和警示後,顏政就對化工業有了非常高的耐心。
他寧可先苟著用燧發機,也不願意莽一波去弄火帽,原因就是火帽需要用到硝酸,而製取硝酸需要先弄出硫酸。
在沒有培訓出足夠的熟練工時,這兩樣東西他沾都不想沾,否則出現事故,只會讓人對化工業產生恐懼,從而打擊掉積極性。
之所以選擇純鹼,也是這個原因,至少純鹼製取過程比較穩定,雖有些揮發,可影響不算太大,不會發生什麼太猛烈的事故,算是最好用來試手的化工產品。
就這樣,接下來的日子,顏政一半用在了批閱各地的報告和議案,一半用在了攻克純鹼生產上。
在反覆討論後,學生們想出了將反應的過程,放在一個密封室內,利用一些機械原理,將操作過程,也能轉換到室外進行,再透過帶有玻璃的觀察孔,來保證試驗的進行!
這個方法正合顏政的意思,因為這個法子同鉛室法制取硫酸十分相似。
在反覆討論一遍後,顏政正式提出了修建第一制鹼廠的議案。
並讓機械廠和其他相關部門協助,爭取在半年內,建設好第一個制鹼廠。
…………
鹽港,隔離區此刻已經挖出了一條長長的壕溝,將其與鹽田以及其他區域隔開。
按照顏政的指示,隔離區不必再擴建,滿員之後便由船隻送往竹塹或者東寧。
這讓這邊的工作變得明確和輕快許多,隔離區也不再叫隔離區,而是入境管理區。
現在的鹽港,行駛政府職能的部門也越來越多,還駐紮了陸軍三個營。
第一造船廠的船塢裡,也正在造著要求的船隻,每天都能看到不少工匠,在腳手架上忘我的工作。
各類物資不斷在這裡彙集,又很快的分散去各地。
每天都顯得極其的忙碌和繁榮,經久不衰的黑煙,已經成為了國民們自豪的存在。
海關所裡,王廣如同往日一般,翻閱著各類貨物的明細和匯總。
這些日子以
來,最大宗的輸入貨物就是糧食。
君上對於糧食,也似乎有種病態的執著,不斷讓人建糧倉,裝滿了還繼續讓人買糧建糧倉。
王廣自然猜不到用意,他只會執行各項指令。
只是對比了一下這幾天的糧食進口糧,他猛的發現一直在減少,而且需要原本很穩定的商賈,這幾天也沒見跑來。
他長長吸了口氣說:“彭敬,你幫我查一下,31026號商賈、32038號商賈、還有32063號商賈,看看他們上次離港的日子!”
同事彭敬應了一聲,立馬去找船隻管理。
很快他就拿著一張紙回到辦公室:“一個是二十天前,一個是十八天天前,還有一個是十六天前!”
王廣點了點頭,310代表的是浙江、320代表的是福建,他看一眼就發現,這幾個很穩定的大客戶,居然沒如以往一般,按週期來到鹽港。
按理說冬季到了,皮毛等貨物應當更加暢銷才是!
想著這一點,王廣默默的將這個情況記了下來。
接下來幾天,他一直注意糧食輸入量,以及商賈到訪的情況。
結果令他愈發的緊張起來,糧食的輸入量,居然在不到十天內,就腰斬了下來。
又過了幾天後,他才從明國商賈的集體哭訴中,得知了大明朝廷已經開始嚴查糧食出海。
他頓時就有些惱了,可海關外的商賈都在集體請願,請求東秦國君能廢除掉這個糧食貿易令。
王廣沒有表態,而是讓這些商賈寫封請願信,連同他的報告,一直髮往東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