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李小黑率領艦隊回到鹽港。

跟出發前相比,他顯得更消瘦了一些,不過整個人卻更精神了。

他帶著戰馬回到莫城後,就在紅房前邊,對戰馬的肩高就行了測量。

結果非常的喜人,這些戰馬平均肩高在125cm左右,那匹白馬更是達到了138cm。

顏政對馬種的知識瞭解不多,不過他知道中國現代騎兵標準,是以肩高1.33米為最佳,前後浮動不超過5cm。

原因就是現代騎兵的職能,已經相當於騎馬步兵,所以體型小的馬匹,更不易被子彈打中。

也不會過多影響其奔跑速度和跨越能力,甚至對於耐力的要求,也沒有這麼高。

而顏政想要組建騎兵,首要的目的是為了快速通訊。

因為組建騎兵非一日之功,這些可供騎乘的馬匹,首先就要用來供通訊使用!

只有在整個東秦島上,建立起一個驛站體系,使得各地訊息能夠快速匯總。如此才算是對東秦島,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至於開通北方航線,也一直都在顏政的謀劃之中。

每次看到東亞的地圖,他目光都會不由自主的落在那塊處女地。

這不單單是可以獲取戰馬,也絕對的是一條黃金之路,遠東豐富的皮毛、礦產、牛羊,肥沃的土地,都令人垂涎不已。

要說利潤最高的航線,那麼這條航線一定會榜上有名。

前提是必須開發出來,讓那邊的部落臣服,讓那邊的各類物產,都只有透過一個港口運出去。

如此一來,顏政就能保證,對當地實行最大程度的剝削。因為當地生產力落後,所有想要的商品,都只有東秦能夠生產。

在戰略上也能獲得一個支點,削弱大明對東北各個勢力和部落的影響。

而對於這次航行的收穫清單,顏政也已經看過了,他沒想到在海參崴那個港口裡,居然就已經有了原住民。

事實上,那邊不僅一直有原住民,而且還不少!

歷史上無論是明清,都對當地的原住民有過記載,準確的來說,他們屬於海西女真的一支。

生產方式不僅僅是漁獵,他們還懂得耕作,已經會煮鹽和打製一些鐵器。

在後來漢人進入東北之後,這群人也漸漸完全走向了農耕。

直到沙俄製造了一系列的慘桉,這個種族的足跡才消失在那個地方。

唉,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說來也只得輕嘆一聲。

…………

“君上,這次我自琉球而至福岡,一路探尋,抵達了您要找的那個地方!那裡是一個天然的深水港,按照郭圖的估算,最快的話只需要十二天左右就能抵達!屆時咱們只需要以濟州島、對馬島為經停點,可直接省下不少路程!

所以對於這條航線,我們兩種規劃,一種是經琉球,一種是不經琉球!回程的話必經福岡,因為福岡對皮毛、人參和珍珠,同樣有強烈的需求!

而從福岡出來後,可抵達明國的山東,也可直接回鹽港!這場航線若是跑進來,絕對勝過其他所有航線!”

看完馬後,李小黑開始在紅房彙報這次航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