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東秦使團被帶去司儀署,由署丞教導禮儀。

這一套也是各國使團覲見的流程,教導的禮儀也是早已經確定的幾項,只需要教會使臣,應對某種指令時,做出相應的動作。

只是剛一訓練,雙方就是否下跪一事,爆發了激烈的分歧。

阿信和張三風認為,使臣代表的乃是國家,屈膝下跪有辱國家尊嚴。

而鴻臚寺的官員也是寸步不讓,認定想要朝見上國之君,就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

阿信直言“東秦自有國情在此”,卻被一口回絕,稱“上國允許覲見,已是恩賜”。

事情最終被捅到了弘治皇帝那裡,他雖惱怒,卻含蓄的提出,可以只跪一隻腳。

這個提議被鴻臚寺採納,阿信和張三風考慮過後,也覺得跪了明國皇帝,也不過如此,只需要在回國的報告中,刪去此事就行,反正此行的目的乃是為了解決琉球問題。

雙方就此各退一步,東秦使團同意了單膝下跪的請求。

好在沒有官員,就此認定東秦人的腿不會打彎。

訓練數日後,阿信等人基本熟練了整套流程。

期間鴻臚寺的官員,還帶著他們出去轉了一圈,說是給他們解解乏。

……

弘治十五年,華夏元年2月3日,大明京師,早朝。

阿信、張三風和邱睿才,半夜就被鴻臚寺的官吏叫醒,簡單讓他們洗漱之後,就領著他們往門外走去。

三天前他們就被通知,要求他們沐浴齋戒,不準吃帶味道的食物,甚至被要求不得行房,否則就將被視作,對大明聖天子的不尊。

阿信和張三風都把下巴給詫異掉了,他們在東秦,時不時還能去顏政那裡蹭個飯,吃起大蒜來,顏政更是比他們都厲害。

怎麼到了明國這裡,見個國君就變得規矩這麼多?

他們摸黑的跟在一個官員的後邊,等到了一個叫東安門的地方後,就被勒令搜身。

進入之後,離上朝的時辰還早,他們被帶到了一間房間等待。

在裡頭喝了一陣茶,又小酣了一會後,突然有尖著嗓子的人喊了一聲。

於是他們又被帶到了東華門,繞一大圈後,就在午門前青石大空地上等待。

望著晨曦中的巨大宮殿,那富麗堂皇的裝飾讓阿信和張三風都覺得眼花。

不過很快,二人眼神裡就露出了不屑。於他們而言,他們覺得這宮殿東秦能造出來!

可是有必要嗎?沒有任何必要!一不能讓稻子增產,二不能讓工廠增產,所以還不如建幾棟寬大的紅磚房,反正也足夠用來辦公。

等到城樓炮響,禮樂聲起。

大明的文武官員,紛紛從兩側小門排隊走了進去,東秦使團跟在最後邊。

結果裡邊又是一個巨大的青磚空地,阿信、張三風和邱睿才,就被安置在了這裡等候。

過了差不多半個時辰,裡頭終於傳來宣東秦使團覲見的聲音。

在莊嚴的禮樂聲中,阿信他們三人緩步走了進去。

走到奉天殿外,卻又得在丹陛處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