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玻璃製造工藝(第1/3頁)
章節報錯
有明一朝,玻璃的工藝還是有的,只不過路子走的有些偏!
明朝顏神鎮就是最大的藥玉產地,生產的就是玻璃,而且是帶色的玻璃,就那種完全不透明,如同玉石顏色一般的玻璃!
從工藝上來說, 藥玉同玻璃的生產一樣,原材料也都一樣,只有些許差異。
假如古人一直追求的無色透明的水晶,而非是玉石的話,那麼極有可能,明代就會掌握無色透明玻璃的製作工藝。
這就是需求決定市場, 需求也會決定某項技術的發展方向。
顏政的需求就是無色透明、有色透明,還有就是完完全全的平滑。
除此之外,對於化工業來說, 也擁有巨大的需求。這是他唯一有條件能製造的,能耐受酸鹼腐蝕的材料。
化學要教學和研究發展,也已經有了對玻璃的需求,至少各種反應皿、試管、玻璃管,是化學實驗的基礎。
“老師,您來了!”
顏政剛走到棚子面前,學生們就忙打招呼。
他點頭示意了一下,緩步走到了燒結爐前。
裡頭正在燒結原材料,目的就是將原材料燒結成玻璃熔塊,這個步驟可以減少後續步驟的融化時間。
原材料包括石英砂、螢石、白雲石,這三樣礦物在東秦島上都有,要想大量進口的,浙江、福建、日本都有。
顏政坐了一會,幾個學生就將燒結的鐵槽弄了出來,裡頭的原材料已經板結成了玻璃熔塊。
等用水冷卻之後, 便用鐵錘砸成合適的小塊, 投入閉口坩堝之中。
投入玻璃融塊的同時, 還有學生一邊投放硝石和海草灰。
現在沒有造純鹼的能力, 只能用海草灰代替,用草木灰也行,但沒海草灰好。
加硝石則是為了脫色,絕大多數脫色劑,其實也是氧化劑,硝石就是顏政能找到的最廉價的氧化劑。
現在莫城的硝土產量已經達到了每月二十多噸,除去自用之外,還大量出口福建、日本。
很快,兩個學生配合著將閉口坩堝夾到了一旁圓形的玻璃爐之中。
這座玻璃爐分為上中下三室。底室是用來加熱的,用的是煤炭。
中間室則開有四個拱形口,閉口坩堝就是從這裡放進去,放入後便用土將口堵住,只留出一個小孔。
上層室透過中央一個方形小開口與中間室相連,這種設計可以讓火舌溢滿整個中間室。
熱量還可以從這個小開口,流入上層室,上層室後面還設計有一個陶製的退火坑道,玻璃製品完成後,就可以放在這裡邊進行退火處理。
如此巧妙的爐子,當然是出自顏政之手!
“看樣子, 你們都挺熟練的嘛!”顏政滿意的笑道。
一旁的王二虎擦了擦汗說:“就是太繁瑣了, 寧可去鍊鋼,也不想煉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