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城的第二個新年,準時來臨。

同去年一樣,原住民篝火晚會,明裔們在家守歲。

區別就是都過的更好了,不少人都能吃到了肉,都穿上了新的夏布短褂。

也有一些明裔移民,出門圍觀了這些原住民的篝火舞蹈。

總的來說,這一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極其滿意的一年,他們的日子溫飽,過的也有盼頭。

擔憂雖然有,但擔憂的時候比以前少了,更多的時候,是人人臉上都掛著笑,每天都能打趣幾句玩笑話。

他們也不知道外邊的情況,只知道時不時會發到村裡的告示。

對於他們來說,知道的越少,其實越幸福。

就拿他們這次過的除夕來說,準確來講是新曆新年,而不是大明的大統歷新年。

若是明裔知道了,心裡可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甚至有人會覺得,沒有在對的日子裡拜祭祖先。

所以顏政去年,就在陽曆上做了手腳,將新年按在了陽曆十二月末。

只不過每年的大統歷還是要買的,必須用這玩意為參考,才能確定今年陽曆的平閏。

陽曆也是一年一發,每個村都只有一本。

實在是印刷業太費錢,現在還玩不起,真正的印刷業需要鑄造至少五十萬個銅模才行,如此一來印刷才能快速便捷。

所以現在印刷的主力,還是靠著蠟紙刻印技術,一張一張的推出來。

這種方法只能用來印刷小冊子,做不到大規模的印刷。

好在目前來說,對於教育事業是夠用的,反正只要每個學校,都發一臺蠟印機,每年給他們足夠的蠟紙就行。

發下一份教材,這些老師便按照教材,給學生刻印出來。

…………

大崗鄉,落日村。

明裔移民楊貴,已經準備好了年夜飯。

楊貴今年十九歲,他家出身赤貧,自打五年前老孃和小弟死後,他就孤身一人。

靠著有一手劁豬的手藝,他餓不死,只是年紀快二十了,卻一直沒有娶親。

在農村,他這樣的爹孃早死的人,被稱作是命硬。

按照算命先生的看法,楊貴的八字,生來就是克家人,他會吞掉家人的陽壽,所以他自個是無病無災。

有了這麼一個說法,本就男多女少的閩北地區,自然不會有人上門說親。

楊貴也沒存這個心思,直到六個月前,有個鏢局的小夥計,將一封信送到了他家。

不識字的他讓那夥計讀了一遍,聽完之後,重金求子四個字、分田分屋四個字,讓他立馬就喪失了理智。